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宣布自2025年11月8日起对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电池、关键材料及设备实施出口管制[1] - 管制措施涉及正负极材料生产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需通过许可程序出口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1] - 措施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对于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将在审查后予以许可[2] 市场即时反应 - 政策发布次日宁德时代股价单日跌幅6.82%亿纬锂能跌10.96%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二线龙头跌幅均超8%[3] - 设备环节利元亨、先导智能跌幅均超10%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盘中跌幅10%[3] - 申万电池指数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14日收盘跌超4%[4] 相关企业回应 - 先导智能表示政策对公司整体影响较小海外订单主要源于国内电池厂商出海业务不属于管制范围出口业务可正常申请许可[5] - 利元亨称在海外已建立完善的研发与制造基地具备本土研发与制造能力能保障海外客户订单的生产交付[5] - 容百科技董事长白厚善解释政策针对300Wh/kg的产品主要是半固态与固态电池对公司主要出口产品影响不大公司将更加注重国内市场[5] - 当升科技回复其出口海外的多元正极材料不在此次管制范围终端市场以欧洲、日韩及东南亚为主[6] 行业背景与影响分析 - 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为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6] - 中国供应全球约90%的锂电池今年前8个月国内电池累计出口173.1吉瓦时同比增加48.5%占总销量18.8%[6] - 主流电动车电池能量密度多在180至250Wh/kg300Wh/kg以上属于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8] - 分析指出出口管制将极大影响海外锂电池本土化制造进程长期有利于保持中国在高端电池领域的领先优势[9] 市场情绪与专家观点 - 市场恐慌情绪源于对出口受限的短期担忧认为将直接影响相关企业业绩并对高位股价形成压制[7] - 真锂研究院创始人墨柯认为目前300Wh/kg锂电池实际产量不多现实影响有限市场担忧的是出口恶化趋势属于短暂情绪波动[7] -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股价调整是获利盘集中兑现的结果[7]
高端材料出口遇管制 锂电企业释放积极应对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4 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