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零重力飞机工业近7亿融资,拆解资本眼中的低空经济投资逻辑
格隆汇·2025-10-14 18:42

融资进展 - 公司近期完成A++++轮融资,金额近3亿元人民币,在两个月内连续完成三轮密集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7亿元[1] 产业闭环与双路径战略 - 公司构建了“技术-场景-制造”产业闭环,采取eCTOL与eVTOL双路径并举战略,覆盖低空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和多元化应用场景[2] - 产品体系采用“成熟一代、适航一代、预研一代”梯度布局,成熟一代的电动固定翼飞机锐翔RX1E-A、RX1E-S已进入规模化量产与稳定交付阶段,构成稳定营收基本盘[2] - 适航一代的多旋翼eVTOL ZG-ONE鹊飞正在加速适航取证,有望在2026年取得型号合格证,预研一代的倾转旋翼2.5吨级eVTOL ZG-T6将于年内完成总装下线进入试飞验证阶段[2][3] - 公司精准把握“低空+文旅”这一当前最易实现商业闭环的切口,通过新能源航空器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加速商业化落地进程,形成“技术验证-商业收入-市场反馈-技术升级”的正向循环[7] 资本布局与政策红利 - 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代表国家级产业资本的四川制造业协同发展基金和硬核科技投资机构方广资本,后者强调公司是国内唯一在eCTOL与eVTOL双技术路径上同时具备产品化能力的团队[8] - A+++轮融资中头部券商中信建投的加入为公司带来全链条资本运作能力,产业资本如洛阳文旅集团、祥源文旅的参与则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商业化通道,产业协同价值远超资金支持[8] - 低空经济领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有21个省、市、自治区发布省级低空经济行动方案和配套支持政策,到2027年全国至少将形成多个低空经济千亿省份[9] - 中国民航局预计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10]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公司资本市场的表现是低空经济爆发式增长的缩影,行业展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全球低空经济竞争版图正在重构[11] - 公司通过资本、技术与市场场景的三重优势,构建从产品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完整生态体系,为中国在全球低空经济竞赛中领跑提供助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