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思科发布的第三年度AI就绪指数显示,存在一个持续领先的“领跑者”群体,约占受访组织的13%,这些公司在AI价值的各个方面均表现卓越 [1] - 领跑者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将AI准备度转化为竞争优势,其将AI试点项目投入生产的可能性是其他公司的4倍,报告获得可衡量AI价值的可能性高出50% [1][7] - 行业正从问答式聊天机器人转向能够独立执行任务的AI代理阶段,超过80%的公司优先考虑代理解决方案,但大多数公司的基础设施准备度不足 [4][9] 领跑者特征与优势 - 领跑者在盈利能力、生产力和创新方面报告收益的比例达90%,而整体平均水平约为60% [6] - 领跑者拥有明确的AI路线图的比例为99%,而整体为58%;拥有变革管理计划的比例为91%,而整体为35% [8] - 领跑者将AI作为首要投资优先事项的比例为79%,而整体为24%;拥有短期和长期资金策略的比例为96%,而整体为43% [8] - 领跑者中62%拥有成熟、可重复的创新流程用于生成和扩展AI用例,而整体为13%;四分之三(77%)已最终确定这些用例,而整体为18% [8] - 领跑者中95%追踪其AI投资的影响,是其他公司的三倍;71%确信其用例将产生新的收入流,是整体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8] 基础设施与网络准备度 - 领跑者中98%为其网络设计以适应AI的增长、规模和复杂性,而整体比例为46% [2] - 领跑者中71%表示其网络完全灵活并可立即为任何AI项目扩展,而整体比例为15% [8] - 领跑者中77%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投资新的数据中心容量,而整体比例为43% [8] - 整体而言,仅15%的受访者描述其网络为灵活或适应性强;54%的受访者表示其网络无法应对复杂性或数据量 [9] AI代理发展趋势与挑战 - 83%的组织计划部署AI代理,近40%预计AI代理将在一年内与员工并肩工作 [7][9] - 领跑者对AI特定威胁高度认知的比例为87%,而整体为42%;将AI集成到其安全和身份系统中的比例为62%,而整体为29% [8] - 领跑者中75%完全具备控制和安全保护AI代理的能力,而整体为31% [8] AI基础设施债务 - AI基础设施债务是指妥协、延迟升级和资金不足的架构的无声积累,会随时间侵蚀AI价值 [11][12] - 62%的受访者预计工作负载将在三年内增长超过30%;64%难以集中数据;仅26%拥有强大的GPU容量 [12] - 不到三分之一的公司能够检测或预防AI特定威胁 [12]
Cisco AI Research: The Most AI-ready Companies Outpace Peers in the Race to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