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核心动态 - 主动投资能力著称的基金公司正将业务触角伸向ETF市场,行业竞争从“群雄逐鹿”向“巨头全方位竞技”演进 [2][3] - 兴证全球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等传统主动权益“大厂”相继布局ETF,标志着ETF市场的竞争维度正在被重塑 [4] - 行业竞争已从“规模之争”升级为“产品+策略+服务”的生态构建竞争,基金公司需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8][9] 公司具体举措 - 兴证全球基金于9月25日上报“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此为该公司成立22年来首只ETF产品,产品战略出现重要转变 [4] - 交银施罗德基金于9月29日上报“交银施罗德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 ETF”,虽非首次涉足ETF,但此举意味着其重启并开始发力被动投资业务 [4] - 交银施罗德基金与中证指数公司订制了具有“交银”特色的科技指数,产品将聚焦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6] 产品布局策略 - 新入局者采取“差异化”策略,避开宽基指数等竞争激烈的红海,意图在细分领域建立先发优势 [5] - 兴证全球基金选择跟踪今年3月发布的沪深300质量指数,从“质量因子”这一聪明贝塔角度切入 [5] - 交银施罗德基金瞄准今年6月发布的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指数,聚焦研发投入高、成长性突出的科技企业,旨在科技细分赛道抢占卡位优势 [5][6] 市场规模与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全市场ETF总规模突破5.6万亿元,其中非货币ETF规模达5.47万亿元 [7] - 2025年第三季度,非货ETF规模激增1.33万亿元,增幅超过30% [7] - 三季度宽基ETF整体遭遇净赎回,份额减少超1400亿份,其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单只产品被净赎回超310亿份 [7] - 行业主题ETF和中小盘宽基ETF获资金青睐,例如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份额暴增近380亿份,鹏华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规模从14亿元猛增至185亿元,增幅超12倍 [7] 行业挑战与趋势 - ETF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持续推出满足投资者需求的创新产品是一大考验 [8] - 专业人才稀缺成为制约许多公司发展的瓶颈,大部分指数人才依靠内部培养和跨部门调整 [8] - 主动管理巨头的加入将加剧竞争,并可能推动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和生态完善,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精细、高效的投资工具 [9]
“主动”入局“被动”:数万亿ETF市场鏖战升级
搜狐财经·2025-10-14 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