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调整与市场反应 - 中国稀土行业两大巨头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将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较第三季度的19109元/吨环比大涨37.13% [1] - 此次涨幅创下自2023年二季度以来最大单季涨幅,并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的稳步上涨 [1] - 受价格调整影响,A股稀土永磁板块在10月13日迎来集体涨停潮 [1] - 北方稀土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亿元-15.7亿元,同比增加272.54%到287.34% [10] - 自今年三季度以来,北方稀土股价累计上涨110.8%,截至10月10日报收52.48元/股,总市值达1897亿元 [11] 供需基本面变化 - 稀土精矿价格从2023年二季度31030元/吨的高位,下跌至2024年三季度的16741元/吨,期间跌幅高达46.05%,2024年四季度成为价格转折点 [2][3] - 供给端,2025年国内稀土开采配额仅增长5.9%,创下十年最低增幅,且配额大部分集中在头部企业 [4] - 需求端,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5%,单车稀土磁材用量从以前的5公斤涨到12-16公斤 [5] - 风电行业6MW以上大机组占比超过70%,永磁直驱风机渗透率飙升至65%,单机磁材用量比以前多20%,全球风电一年消耗2.1万吨稀土 [5] - 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为量产元年,特斯拉Optimus单台使用3公斤左右高性能钕铁硼,国内需求同比上涨150% [5] - 低空经济eVTOL飞行器每台需要3.2公斤磁材,潜在需求可达1.5万吨 [5] 政策与战略影响 - 商务部对稀土相关技术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未经许可不得出口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 [6] - 新政涵盖"长臂管辖"原则,规定境外产品中中国稀土成分占比超过0.1%就必须向中国商务部申请许可 [7] - 中国掌控全球90%的冶炼产能,政策直接影响全球稀土供应链 [8] - 中国是全球稀土储量、产量和供应的最大国家,2024年稀土矿储量全球占比近五成,稀土矿产量全球占比近七成 [8] - 价格大幅提价是对"稀土卖出稀价值"理念的实践,旨在将行业利润向上游集中,改善包钢股份精矿业务盈利能力,北方稀土则可通过向下游传导成本维持盈利空间 [9] 资本市场与全球格局 - 10月9日稀土永磁指数大涨8.96%,北方稀土当天放量涨停,成交额超127亿元,创三个月新高 [11] - 10月10日行情出现分歧,北方稀土冲高回落,主力资金净流出25.58亿元,但成交额仍维持在170亿元高位 [11] - 稀土出口管制升级将提高海外重建自主可控稀土产业链的难度和成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拥有矿产资源但缺乏冶炼分离能力,日本、欧盟投资面临环保门槛 [12] - 供应链重建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工程,美国的对外依赖使其在贸易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 [12]
稀土再涨价:一棋落子,满盘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