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核心与市场启动 -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局于9月26日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2] - 债券通"北向通"项下跨境回购业务于9月29日正式启动,启动首日成交规模即达58亿元人民币 [2][3][7] - 该政策旨在深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流动性管理,增强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并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8] 业务模式与参与机构 - 跨境回购允许境外机构以人民币债券为标的,通过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进行人民币融资 [3] - 业务模式加强与国际市场通行做法衔接,实现标的债券过户和可使用,为境外机构提供便利 [8] - 参与首日交易的境外机构类型覆盖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境外银行、境外资管类产品等,标的债券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多种类型 [7] - 截至2025年8月末,共有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总量约4万亿元人民币 [8] 头部券商响应与交易详情 - 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入选首批跨境回购做市商,并于9月29日落地首批回购交易 [2][4][5] - 中信证券与境外机构成交多笔挂钩利率债与同业存单的买断式回购交易 [4] - 中金公司及其中金国际均达成首日多笔回购交易 [5] - 在"债券通"北向通机制下,18家境外机构投资者与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在内的做市商达成买断式回购交易44笔、39.5亿元 [7] - 在结算代理渠道下,12家境外机构投资者与工商银行、中信证券等达成买断式回购交易12笔、18.7亿元 [7]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跨境回购业务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提供更稳定的流动性,有效降低人民币融资成本 [2] - 券商能够为境外市场化投资者提供"回购+现券+衍生品"的组合策略,有助于其从"通道型"向"综合服务商"转型 [6] - 该业务不仅为券商带来价差与佣金增量,更能抢占境外客户资源,强化债券业务核心地位 [6] - 除头部券商外,华泰、国君等第二梯队券商已具备债券通AA类做市资格,预计最快2026年上半年可扩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