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事件 - 中国移动通过可转债转股增持浦发银行股份,将5631.454万张可转债转为4.5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从17%升至18.18% [1] - 中国移动此次转股增持不触发要约收购,也未改变浦发银行股权格局,上海国际及其一致行动人仍以超27.66%持股居首 [3] - 浦发转债即将于10月28日摘牌,兑付价格为110元/张,10月27日前持有人仍可转股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尚未转股的浦发转债金额为245.72亿元,占发行总量的49.1437% [4] - 浦发银行目前股价持续低于强赎价,无法满足强赎条件,时间上不具备触发强赎的可能性 [5] 战略投资者转股的动机与影响 - 中国移动转股的好处在于允许其以市场可比价格认购浦发银行A股,同时有利于浦发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3] - 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的合作不仅限于资本层面,还包括业务层面,浦发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可以支持中国移动的数字化转型,中国移动的技术优势有助于浦发银行拓展金融科技业务 [3] - 若剩余转债未能成功转股而需现金兑付,将直接消耗浦发银行的核心资本,对其资本充足率构成压力 [5] - 截至6月30日,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1% [7] 中国信达的转股操作与会计收益 - 中国信达在2025年6月底通过可转债转股成为浦发银行前十大股东,仅用时3天完成操作 [9] - 6月25日,信达证券通过资管计划增持浦发银行可转债1.1785亿张,占发行总量的23.57% [9] - 6月26日,该资管计划将所持浦发转债全部转让至信达投资账户,交易涉及债券面额达117.85亿元 [9] - 6月27日,信达投资将持有的浦发转债转为普通股,合计转股9.12亿股,占浦发银行总股本的3.01%(后调整为3.03%) [9] - 在现有会计准则下,中国信达此笔投资获得了72.28亿元的账面盈利 [9] - 中国信达持有浦发银行9.18亿股(3.03%),提名代表获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席位,按权益法核算该联营公司投资,应享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01.34亿元,较初始成本溢价72.28亿元 [1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信达收入总额343.6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81亿元,同比增长5.8% [12] 东方资产的类似操作 - 东方资产通过溢价转股强化持股,已持有浦发银行10.73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44%,另持有公司可转债860万张 [17] - 东方资产已提名计宏梅为浦发银行董事候选人,相关议案尚待股东大会审议及监管部门核准 [17] - 同样的会计准则逻辑适用于东方资产,通过转股可获得类似中国信达的会计收益 [1] 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 新会计准则的核心变化包括2017年实施的IFRS9和2020年发布的IFRS17 [16] - 按照FVOCI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权益法下投资方可根据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 [16] - 在我国的执行过程中,只要持股超过5%(达到举牌标准)就视同实施控制和重大影响,可按照权益法计量股权投资 [16] - 中国信达持有浦发银行3%以上股权并派驻董事,因此可按权益法计量,获得72.28亿元的纸面盈利 [17] 浦发银行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实现营收905.6亿元、归母净利润29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0.2%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浦发银行资产总额近9.65万亿元 [7]
中国移动转股增持!浦发转债即将到期兑付,“白衣骑士”为何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