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建设进展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在两个月内密集推出13项新方法学征求意见,包括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规模化猪场粪污沼气回收利用、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等 [2] - 方法学的密集出台标志着全国自愿碳市场核心制度体系正在加快完善,为市场提供了更明确的政策预期和更稳定的交易环境 [3] - 根据顶层设计目标,到2027年,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2] 方法学覆盖领域扩展 - 新方法学覆盖领域广泛,聚焦公共建筑深度节能、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电解水制氢、中深层地热、六氟化硫回收、淤地坝碳汇等 [4] - 方法学加强了对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和六氟化硫等强效温室气体的专项管控,形成系统性布局 [4] - 气候治理范畴从单一领域向多领域扩展,首次覆盖全经济范围和所有温室气体种类,目标是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已超319万吨,累计成交额超2.67亿元 [5] - 新方法学将滨海盐沼、海草床等生态资源纳入,为“无价”的生态资源进行“定价”,丰富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5] - 方法学为国家层面为“生态产品”定价、确权、交易提供标准化指南,使生态系统服务可计量、可核查、可融资 [5] 行业转型赋能 - CCER提供的碳减排收益为具有显著环境效益但初期投资大的减排技术提供了关键额外经济激励 [6] - 以纯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为例,CCER收益能够显著改善项目现金流,帮助行业渡过转型阵痛期 [6] - 精准的赋能机制保障了减排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加速了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 [6] 国际规则制定参与 - 中深层地热、六氟化硫回收、淤地坝碳汇等方法学在全球主流机制中尚属空白,中国率先发布等于在国际规则制定中“钉下第一颗钉子” [7] -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方法学有助于提升中国CCER的国际认可度,并为未来在《巴黎协定》第六条下开展国际合作奠定基础 [7] - 通过先行先试积累的经验,将增强中国在全球绿色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软实力 [7]
CCER方法学大爆发,全国自愿碳市场传递5大信号
贝壳财经·2025-10-14 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