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密货币,如何看待?
搜狐财经·2025-10-14 23:51

加密货币(稳定币)的特征与类型 - 加密货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使用加密算法保护交易安全并由去中心化网络维护的数字资产,其核心特征包括去中心化、加密安全、限量或算法发行以及公开透明 [4] - 主要类型包括公链币(如比特币、以太坊)、稳定币(如USDT、USDC)、央行数字货币(如数字人民币)、交易所平台币(如币安币)和隐私币(如门罗币)[5] - 需密切关注三种与主权货币相关的加密货币:美元稳定币(全球95%稳定币锚定美元,预计到2028年新增2万亿美元美债需求)、新兴市场货币替代(如阿根廷、土耳其)以及香港稳定币(2025年8月1日《稳定币条例》生效,采用港元-人民币-美元“双轨制”)[6] 加密货币(稳定币)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影响金融稳定:加密货币从“边缘资产”变为“波动放大器”,例如2025年1月比特币单日上涨18%,与美股、黄金相关性升至0.6以上;稳定币规模已超2000亿美元,存在储备资产“挤兑”的系统性风险 [8] - 影响国际贸易:加密货币跨境转账手续费不到5美元、耗时不到5分钟,相比传统银行平均25美元、2–3个工作日,可节省成本50%以上;已成为规避经济制裁的通道,如俄印石油交易和中印电子产品试点使用USDT结算,单月规模数千万美元 [8][9] - 影响资本流动:加密货币让跨境资金“光速”移动,可规避外汇管制,如2025年上半年土耳其日均加密交易量达18亿美元;相关国际机构无法准确监测国际收支,因此IMF要求各国申报跨境稳定币流动 [9] - 影响经济结构:美国、加拿大等算力大国将“挖矿服务”列入出口统计;加密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共同推进“无现金”社会,降低央行现金发行成本但挤压传统银行收入 [9] - 影响金融监管与治理:全球进入“规则竞合”时代,监管套利加剧(如美国放松审查,欧盟、香港提高门槛);反洗钱压力升级,FATF将“旅行规则”扩展至稳定币与DeFi;美联储可能因稳定币新增美债需求而延缓缩表,向全球输出流动性 [10] 加密货币(稳定币)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 机遇包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稳定币“支付即结算”可提升跨境支付效率)、赋能实体经济与金融改革(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有应用潜力)、为数字人民币构建区块链基础优势、抢占全球数字金融标准制定权 [12] - 挑战包括金融稳定与货币主权风险(外币锚定稳定币可能冲击人民币地位)、资本流动失控与监管套利风险(稳定币可能成为规避资本管制的工具)、技术与系统性风险(如储备资产不透明、智能合约漏洞)、法律与监管风险(缺乏统一标准)、国际竞争与标准制定权风险(美欧已通过立法推动发展)[13] 数字人民币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 数字人民币能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降低货币发行成本,增强人民币国际竞争力,并与CIPS共同成为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双引擎”[15] - 截至2025年9月,CIPS业务覆盖189个国家和地区,直接参与者171家、间接参与者约1500家,通过4900多家银行机构办理清算;2025年上半年处理业务402.95万笔、金额90.19万亿元,成为仅次于SWIFT的全球第二大跨境支付系统 [16] - 2025年6月,CIPS首次将非洲、中东、中亚及新加坡离岸中心的外资银行纳入直接参与者;伊拉克、巴西、阿根廷等30多个国家已宣布在对华贸易中启用人民币结算 [16] - 未来需央行发布《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指引》,明确境外机构准入规则;CIPS需技术升级以实现24小时运行,并与香港、迪拜、伦敦离岸清算中心实时对接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