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怎么和解?特朗普只提了1个条件,俄专家:美国又低看中国
搜狐财经·2025-10-15 00:48

贸易逆差数据与根源 - 特朗普声称中美贸易逆差达上万亿美元,但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逆差实际约为2950亿美元,与其说法存在巨大差距[1] - 历史上中美贸易逆差最高值为2018年的3777亿美元,远低于特朗普宣称的“一万亿”[1] - 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美国的高消费习惯及对中国制造的依赖,这种全球分工格局难以通过行政命令扭转[1] 美国关税政策与措施 -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动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所有国家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3] - 2025年4月9日,美国单独针对中国等贸易逆差大国进一步提高关税税率[3] - 2025年5月,美国以中国加倍购买大豆等农产品为条件,延长对华加征关税的宽限期[3] - 美国曾以芬太尼问题和半导体竞争为由,将对中国部分商品的关税税率提升至极高水平[12] 贸易战影响与后果 - 美国税务基金会测算显示,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可能导致美国GDP下降1.3%,每个美国家庭每年负担增加1300美元[10] - 贸易战扰乱企业供应链,推高生产成本,并导致股市波动[10] - 中国对美出口曾一度下降60%,但通过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一带一路”倡议缓解了冲击[10] - 贸易冲突促使中国加速在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技术自给自足,并将其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10] 中美贸易关系动态 -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执行率仅为58%,双方在核心利益上均未让步[5] - 2025年5月12日,双方曾同意将部分商品的关税降至10%,出现短暂缓和[12] - 美国试图通过威胁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25%关税来施压,但效果有限[7] 全球供应链与多边关系 - 美国单边主义策略低估了中国在欧盟和亚洲等其他地区维持多边贸易关系的能力[7] - 2025年前七个月,中俄贸易额达到1258亿美元,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帮助其绕开西方制裁[7] - 俄罗斯专家认为美国高估自身影响力,低估中国承受力,压力反而成为中国技术自立的催化剂[5] - 美国贸易逆差总额超过1.2万亿美元,中国仅是其中一部分,试图通过压制中国解决美国经济结构问题不现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