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自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由全额免征切换为减半征收,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上限为1.5万元 [1][2] - 政策调整与新的技术要求挂钩,遵循“不达标无免税”原则,旨在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1][2] - 购置税优惠逐步退出被视为行业从“政策输血”转向“市场造血”的必然要求,标志着产业进入成熟期 [3][8] 政策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政策转向促使汽车市场竞争核心更加聚焦于技术、品牌、服务和用户体验,开启长周期的品质竞赛 [1] - 严格的技术标准推动企业推出更高性能车型,以满足消费者对长续航、低能耗的需求,实现产业与消费双升级 [2] - 行业共识认为,政策调整是引导理性竞争、反内卷的表现,未来市场将考验车企真正的产品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2][9] 车企应对策略与市场动态 - 众车企动作提速,2024年9月出现超70款新车扎堆上市的新车潮,以借助政策红利窗口带动订单增长 [1][4] - 针对需在2026年交付的车型,蔚来、问界等品牌推出购置税差额补贴方案,最高可抵扣1.5万元,将消费者的决策风险和税负不确定性转化为车企成本 [5][6] - 部分车企如小鹏、零跑、小米年销量目标完成率较高,而北汽、极氪等完成率较差,四季度面临较大挑战 [5]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需求变化 - 2024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29.6万辆,同比增长15.5%,环比增长16.2%,替代传统燃油车的效应加速 [5] - 2024年的“金九银十”是最后一个电车免税的销售旺季,消费者关注购置税成本增加问题,新能源汽车多以“新车权益”代替降价促销 [7] - 即便免税退坡,新能源汽车凭借智能化、使用成本和驾驶体验上的优势,依然被市场认为具备强大竞争力 [7] 政策对不同车型与技术路线的影响 - 2026年新规下,30万元及以下价格区间车型仍将受益,而50万元车型减税额从3万元降至1.5万元,减免比例从60%降至30% [3] - 增程式车型达标难度相对较低,部分重型传统插混车型面临的挑战更大 [3] - 不符合新技术要求的车型无法享受减免,可能导致消费者购车成本变化,短期内可选择的车型范围可能缩小,长期将促使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7]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明年退坡 车企及消费者抢搭红利“末班车”
证券时报·2025-10-15 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