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家银行“出手”上调代销基金风险评级,动态调整成新导向
新浪财经·2025-10-14 09:08

银行代销基金风险评级调整概况 - 中信银行于2025年10月15日起调整17只代销资产管理产品风险评级,其中15只上调、2只下调 [1] - 此次调整为中信银行年内第四次调整代销基金产品风险评级 [1] - 除中信银行外,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年内亦对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评级进行调整,且绝大多数为向上调整 [1][8] 中信银行具体调整细节 - 风险评级上调产品包括汇添富基金、建信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安基金等旗下共15只基金 [3] - 汇添富基金的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风险评级从PR4上调至PR5,成为此次调整中风险等级最高的产品 [6] -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工银养老2055五年持有混合发起(FOF)A”风险评级从PR3调整为PR4 [6] -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2只混合型FOF基金风险评级从PR3下调至PR2 [7] - 调整仅涉及产品风险评级,不改变投资者此前购买产品的投资者类型、投资范围、投资策略等其他风险收益特征 [7] 其他银行调整情况 - 民生银行于2025年1月10日起调整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评级,去年亦曾多次上调 [9] - 建设银行于2025年2月10日调整21款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大部分从“R3-中风险”调整至“R4-中高风险” [9] - 农业银行于2025年5月23日宣布对所有代销公募基金产品持续开展风险等级动态评估工作,采用“全覆盖”和“全生命周期内动态评估”模式 [10] - 宁波银行于2025年8月20日起调整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均为从“中高风险”上调为“高风险” [10] 监管政策背景 - 2025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独立、审慎地对代销产品进行风险评级 [12] - 办法规定产品风险评级结果与合作机构不一致时,应按孰高原则采用评级结果 [12] - 商业银行应稳慎评估客户购买产品的适当性,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有效期原则上为一年 [12] - 商业银行只能向客户销售风险评级等于或低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的代销产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