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核心人事变动 - 宗馥莉于2025年9月12日正式辞去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所有职务 [1] - 此次离职是宗馥莉自2024年正式接班以来的第二次辞职,与2024年7月首次辞职后迅速复职不同,此次显得尤为决绝 [3][33] 宗馥莉在公司的历程与改革 - 宗馥莉于2004年回国加入娃哈哈,从基层生产管理做起,并于2007年收购并开始执掌宏胜饮料集团,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4] - 2018年担任品牌公关部部长,推动品牌年轻化转型,包括推出营养快线彩妆、AD钙奶雪糕等跨界产品,并与B站、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合作 [6] - 2024年8月正式接任董事长,娃哈哈进入“宗馥莉时代”,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0%至728亿元 [7] - 上任后推行“效率改革”,包括调整内部组织架构、重构经销商体系、引入“竞标制”选拔机制,此举导致部分老经销商被淘汰 [16] - 首次离职风波被视为一场权力博弈,最终结果是原董事会4位董事、3名监事集体退出,宗馥莉将宏胜系心腹纳入管理层,并推动员工与经销商合同转签至宏胜体系,从而强化对核心经营层与渠道资源的掌控 [12][21] 引发争议的关键事件 - 2025年2月,宗馥莉试图以1亿元对价将387件“娃哈哈”商标转移至其持股51%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该操作因涉嫌低价转移资产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被紧急叫停 [27] - 宏胜系作为娃哈哈的关联方,长期存在利益输送嫌疑,其作为娃哈哈60%包装材料和45%代工业务的供应商,2024年通过关联交易获利超过15亿元,并被曝光通过子公司以155%溢价销售桶装水转移利润 [27] - 宗馥莉推动的“干股分红”机制改革因集团资金链紧张,导致拖欠上千名老员工的股权回购款,引发萧山工厂超500名员工拉横幅维权 [29] - 截至2025年6月,娃哈哈集团已陆续关停18家分厂,这些工厂分布于深圳、大理、重庆、陕西等多个地区,原因对外解释为“调整优化产销布局” [29] - 2025年8月,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冻结宗馥莉相关资产;同期,宗庆后的三名私生子女在香港、杭州提起诉讼,公开争夺百亿遗产 [32][33] 公司当前面临的挑战 - 宗馥莉辞职后形成权力真空,尽管其不再担任管理职务,但其个人持有29.4%股权,并可通过职工持股会(目前成员仅其一人)控制另外24.6%股权的投票权,理论上合计掌握54%的投票权,在重大决策中拥有显著话语权,可能对国资主导的改革形成牵制 [34] - 公司核心的联销体渠道遭遇分裂危机,宗馥莉曾要求经销商在2026销售年度全面切换至其新品牌“娃小宗” [35] - 品牌出现严重内耗,形成“一母三子”的竞争格局:宏胜系推动“娃小宗”品牌;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公司推出“沪小娃”自立门户;宗泽后推出“娃小智”进行招商 [36][38][40] - 国资股东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可能主导的改革路径包括:引入快消行业职业经理人担任CEO,剥离家族对经营的直接干预;启动关联交易审计,若查实利益输送则更换供应商 [41][42] 公司业绩与前景 - 在宗馥莉接任董事长的2024年,公司营收实现40%的高速增长,达到728亿元 [7][45] - 短期来看,公司可依靠国资背景与渠道惯性维持运营,销量不会立刻断崖式下滑;但长期面临品牌老化、渠道分裂、内部消耗等挑战 [46]
宗馥莉从“大女主”到侵占国资失败离场,娃哈哈将走向何方?
36氪·2025-10-14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