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量操作呵护流动性央行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上海证券报·2025-10-15 02:30

央行流动性操作分析 - 央行于10月15日开展6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延续“以量稳市”的中期调控思路,显示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偏宽的取向 [1] - 10月15日有8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此次6000亿元操作旨在熨平短期资金波动,保持流动性稳定充裕 [1] - 10月共有5000亿元6个月期逆回购到期,本次6000亿元操作意味着该期限加量续作1000亿元 [1] 10月流动性操作规模与趋势 - 综合10月两期限操作,央行合计净投放约4000亿元,较9月增加1000亿元 [1] - 央行已于10月9日开展1.1万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较当月8000亿元到期量多投放3000亿元 [1] - 这是央行连续5个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市场提供中期流动性 [1] 流动性操作加量的背景与目的 - 操作加量与10月资金面扰动因素增多有关,包括政府债券处于集中发行阶段、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带动配套贷款投放增加、以及股市走强带来的“存款搬家”效应 [2] - 央行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旨在对冲流动性收紧压力,平稳政府债发行节奏,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2] - 近期外部市场波动加剧,央行适度加大操作规模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与投资信心 [2] 未来政策工具与流动性展望 - 展望后续,10月有7000亿元MLF到期,央行可能等量或小幅加量续作,并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2] - 四季度央行存在实施新一轮降准的可能性,作为稳增长政策的配套手段,为市场注入更长期限、低成本的流动性 [3] - 市场机构认为短期流动性整体平稳,若资金面趋紧,央行可能通过超额续作MLF予以对冲,利率中枢大概率稳定在1.5%左右 [3] 近期市场利率与央行调控效果 - 8至9月,DR007利率基本维持在略高于政策利率的区间,央行通过加码14天逆回购及前置买断式逆回购有效平抑了10月初资金面的扰动 [3] - 展望四季度,非银机构分层压力整体处于低位,市场结构性紧张程度可控 [3] - 6月以来,买断式逆回购月均净投放规模维持在约3000亿元水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