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中长期上行趋势不改
中国证券报·2025-10-15 04:17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与记录 - 截至10月14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11985.67亿港元,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 [1] - 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下单日净流入纪录 [1] - 在今年以来184个交易日中,出现净流入的交易日有154个,占比超八成 [1] 港股市场指数表现 - 截至10月14日收盘,恒生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26.83%,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32.57% [1][3] - 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总市值超1万亿港元的股票均上涨,平均涨幅超过30% [1] - 10月以来市场出现调整,恒生指数累计下跌逾5%,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下跌逾8% [3] 南向资金持仓分布 - 截至10月13日,南向资金持股数量达5458.21亿股,较2025年初增加821.50亿股,持仓市值达6.35万亿港元,较2025年初增加2.77万亿港元 [2] - 按行业划分,对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持仓市值居前,分别达14032.34亿港元、13707.60亿港元、9006.28亿港元 [2] - 对医疗保健、通讯服务行业持仓市值均超过4800亿港元 [2] 南向资金重点持仓与增持个股 - 个股持仓中,对腾讯控股持仓市值超过6800亿港元,对阿里巴巴-W、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中芯国际、小米集团-W持仓均超过2000亿港元 [2] - 今年以来,对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昊天国际建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增持数量居前,分别达67.44亿股、48.26亿股、48.26亿股、40.03亿股、26.82亿股 [2]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中国移动、中芯国际均获大幅加仓,增持股数分别达0.81亿股、12.51亿股、2.54亿股、6.55亿股 [2] 机构对港股后市观点 - 机构认为短期扰动因素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带动港股估值回调,但中长期上行趋势不改 [1][3] - 港股科技、消费类资产具有稀缺性,与AI应用、新消费等产业趋势相关度高,具备较强吸引力 [3] - 四季度港股科技龙头有望重拾相对优势,红利板块、新消费及创新药资产的稀缺性值得关注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