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生成式AI正在将教育软件从碎片化的问答工具重塑为能承担教学规划、反馈与组织功能的连贯学习系统,使“辅助工具”进化成“教学同伴” [1] - AI的角色从“内容生产者”转向“思维合作者”,其意义在于让教学系统本身更具自我调节能力,将学习过程变为数据化、可追溯的思维成长过程 [1][3][5] - 教育Agent的发展标志着教育信息化进入新阶段,即从“管理信息化”走向“教学智能化”,未来将是人类教师与AI Agent协同的新图景 [16][17] 学习Agent(面向学生的智能学习伙伴) - VideoTutor可将学生的自然语言问题实时生成一段60至90秒的短视频讲解,配有语音和动画,并支持随时打断和从任意节点续播,使学习行为可回放、可分析 [2] - VideoTutor让解题过程变得可操作、可复盘,将知识封装为可复用的学习资产,使学习成为数据化、可追溯的思维成长过程 [2][3] - Khanmigo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思考路径,其核心价值在于“认知陪伴”,记录学生的卡点和误解作为教师的教学决策依据 [3][5] 教学Agent(面向教师的智能助教) - Brisk Teaching直接嵌入教师熟悉的Google Docs与Slides环境,可一键生成教案、修改作文或检测原创性,让AI自然融入教学流程以保持教学连续性 [6] - Brisk Teaching于2025年3月完成1500万美元A轮融资,其无缝整合到教师现有工作流的能力是获得投资的关键因素 [8] - MagicSchool采用组件化设计,将教案生成、课堂活动设计等高频任务做成可插拔的AI组件,官网称已服务600万教师,部分教师自报告每周可节省7–10小时备课与批改时间 [8][12] 平台Agent(教育系统级的智能中枢) - Google在2025年开放Gemini for Workspace(教育版),将AI深度集成至Workspace教育生态,教师可基于NotebookLM与Gems构建课程专属AI助教,将静态课件变为可对话的学习伙伴 [14][15] - 微软通过Copilot for Education在Teams环境中重构课堂互动流程,平台级方案的价值在于将AI从“可选工具”转化为有统一管理框架的“默认环境” [14][15] - 平台竞争焦点从单一功能转向谁能更自然地将AI融入教育的组织肌理与日常节奏,这是一次教学环境的架构重组 [15]
教育 Agent 崛起:AI 正在重塑学习产品的逻辑
36氪·2025-10-15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