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抖音快手加码社交功能与产品 - 抖音正在研发独立社交App“海海”,这是继多闪、飞聊后新的社交产品尝试[1] - 抖音升级“日常”模块,新增醒目创作入口,支持发布图文或视频内容,并可设置24小时、3天或7天的限时展示,同时引入头像色环提醒机制[3] - 抖音在群聊功能上进行多项升级,包括满足条件后可突破500人上限扩容至1000人,以及在作品评论区挂载公开群链接[5] - 快手强化同城社交,通过“附近的人”板块拓展闪聊、铁子圈等功能,并推出“说说”功能,支持图文与视频发布,动态对好友可见并可互动[5] - 快手推出“小纸条”功能,允许用户向好友或陌生人匿名发送动态,并在超级夏晚活动中加入群聊等社交玩法[6] 短视频平台布局社交的历史尝试 - 快手曾上线电丸、欢脱(后改名喜番)、态赞、一甜面聊、Before等多款社交产品,但未激起太大水花[2][3] - 抖音曾上线多闪、飞聊等社交产品,其中多闪在经过多次改版尝试后已停止研发,仅保持维护状态[2][3] - 根据公开信息梳理,抖音计划在2025年推出暂定名为“奥波”的游戏+社交产品[3] 短视频平台发力社交的驱动因素 - 用户在站内天然会产生社交与互动需求,快手将其愿景诠释为构建温暖多元的社区,抖音的社交互动业务数据显示其聊天日活跃用户持续增长[7] - 随着各大平台发力内容,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稀缺性逐渐消失,背靠微信强社交链路的视频号成为头号威胁,平台需增加用户消费时长和粘性[10] - 社交场景能为商业变现带来新可能性,完善的社交功能可以将电商、直播、本地生活等业务更紧密粘结,提升平台生态活力和价值[11] - 社交场景能提供更多情感交互可能,如快手的匿名属性可为直播打赏等场景提供新的情感连接触点[13] 短视频平台社交化面临的挑战 - 用户心智难以扭转,绝大多数用户习惯在微信维护强关系链,而将抖音和快手视为娱乐和内容消费工具[14] - 社交场景存在“先天不足”,抖音快手的社群多围绕兴趣建立,属于“弱连接”,难以维持长期活跃度[16] - 算法驱动与关系驱动存在内在冲突,抖音快手的内容流由算法主导,可能削弱用户进行真实、随意分享的意愿[16] - 社交生态建设需长期探索,目前抖音快手仍处于补足社交短板的初期阶段,尚未形成稳定互动模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