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亿蓝海争夺战:中国光伏“卷”到中东、北非
36氪·2025-10-15 10:04

中东与北非市场增长迅猛 - 2024年中国对中东地区光伏组件出口飙升99%,总量达到28.79GW,其中沙特吸纳16.55GW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非洲组件出口同比增长47.5% [1] - 北非地区25%的新增装机来自沙特、阿联酋、埃及和阿尔及利亚,构成区域增长核心引擎 [2] 中国企业项目与投资活跃 - 旗滨集团斥资6.85亿美元拟建埃及最大光伏板玻璃工厂,信义玻璃投资700万美元设太阳能玻璃厂 [1] - 中国南玻集团投资17.55亿元在埃及新建光伏玻璃生产线,日产能达1400吨 [1] - 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签署合计金额超过312亿元的海外新能源项目合同,包括沙特117.19亿元光伏项目和195.54亿元新能源合同 [1] - 中国企业在两地规划中已斩获超过70%的项目份额 [2] 能源转型目标驱动需求 - 沙特"2030愿景"提出到2030年实现光伏装机容量超过50GW [1] - 阿联酋AI超级中心建设催生光伏与储能相结合的刚性需求 [1] - 突尼斯计划将新能源占比提升至30%,阿尔及利亚设定40%目标,摩洛哥致力于将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52% [1] 光储协同出海成为趋势 - 2025年1—8月中国企业海外储能订单达到180GWh,同比激增183%,中东成为仅次于澳洲的第二大增量市场,贡献超两成订单 [3] - 海辰储能在沙特塔布克省的1GW/4GWh储能项目采用1175Ah千安时电池,成为全球首个GWh级长时储能应用案例 [3] - 宁德时代为阿联酋RTC项目提供19GWh储能系统,阳光电源为沙特ALGIHAZ项目打造7.8GWh储能方案 [3] 本地化生产与全产业链布局深化 - TCL中环在沙特的20GW硅片工厂、南玻集团在埃及的光伏玻璃产线与海辰储能在中东规划的电池基地形成互补 [4] - 全链布局使中国企业在沙特Sudair光伏园等项目中实现"打包交付",覆盖从逆变器到跟踪支架的全环节供应 [4] - 中国在北非的参与从设备供应延伸至生态构建,如天津电建承建的突尼斯凯鲁万100MW光伏项目为当地培训300名技术员并推广中国企业标准 [2] 利用MENA地区规避贸易壁垒 - 美国将光伏组件关税提高至50%,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实行"零关税"政策,中国企业在此生产组件出口欧洲可享受普惠制关税 [6] - TCL中环在沙特20GW硅片厂投产后可借助沙特与欧盟贸易协定将产品供应欧洲,降低准入成本 [6] - 2025年上半年经中东与北非转口的中国光伏组件同比巨幅增长,沙特转口欧洲比例很高 [6] 转口贸易与本地化政策利好 - 海辰储能在沙特建厂后产品可通过海湾合作委员会统一市场准入规则辐射中东六国并转口非洲 [7] - 该模式满足沙特2027年60%本地化率要求,2025年经MENA地区转口的中国储能产品占海外出货量19%,较去年提升8个百分点 [7] 未来市场竞争与技术前沿 - 到2030年北非地区光伏装机容量预测达84GW至180GW [8] - 隆基中东非销量同比增76%,阳光电源储能订单覆盖10余个MENA国家 [8] - 技术竞争聚焦高效组件与一体化解决方案,如隆基HIBC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7%,阳光电源推出"光储充氢"一体化方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