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车 · 论势 || 涉及环保岂能“一埋了之”
中国汽车报网·2025-10-15 10:02
行业环保乱象事件 - 青海柴达木兴华锂盐有限公司被举报非法填埋上万吨工业危险废物,并在环保督察前突击挖出危废进行易地填埋 [1] - 行业存在以“陶瓷土矿”名义获批开采锂资源、在钾盐采矿权下违规提取锂资源等规避审批的普遍潜规则 [1] - 企业将环保督察视为“整改窗口期”,进行危废易地转移导致二次污染,反映出对环保责任的漠视和监管滞后 [1] 违规处置危废的危害与影响 - 危险废料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处理不当将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长期难以修复的污染,尤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高原地区 [2] - 企业为削减成本违规处置危废,其成本远低于专业处置方法,严重削弱合规企业产品竞争力,引发“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2] - 原材料上游的环保问题使碳足迹无法追溯,影响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低碳标签”,阻碍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2] 加强监管的应对措施 - 需完善法律法规,细化危废处置环节的规定,明确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提高违法成本 [3] - 监管部门应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等技术提高效率,并实现“危废产生-运输-处置”全流程溯源 [3] - 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对违法企业实施按危废量阶梯加码的行政处罚、刑事追责穿透至实控人、信用惩戒等“三重处罚” [3] 企业社会责任与行业展望 - 原材料上游企业必须将环保理念融入发展战略,加大环保投入,从源头上减少危废产生,并积极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 企业应主动承担环保责任,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信任,将环保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 [4] - 环保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任何企业都不能以“一埋了之”的方式逃避责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