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能研究应避免急功近利——专家热议聚变能发展热潮
科技日报·2025-10-15 10:37
行业动态与会议 - 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1] - 全球聚变能研究进展明显加快,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多国企业、研发机构投身研究,行业迎来发展热潮 [1] - 聚变能从基础研究逐渐走向工程化阶段,吸引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加入,为领域带来活力与竞争 [2] 技术进展与突破 -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上半年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与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摄氏度 [1] - "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同时实现等离子体电流100万安培、离子温度1亿度、高约束模式运行 [1] - 装置正进行全面升级,预计2027年底完成后,等离子体相关参数及聚变三乘积有望提升至此前2—3倍 [1] 企业参与与投入 - 新奥集团作为国内最早进入聚变能领域的民营企业之一,持续加大投入,布局技术研发 [2] - 民营企业灵活性强、技术迭代速度快,新奥建设第一个装置用10个月,最新装置安装调试仅花3个月 [2] - 国内外众多企业、商业资本加入聚变能研发投资,行业热度持续提升 [2] 商业化前景与挑战 - 专家预计在资源集中投入下,聚变能可能在10—20年内实现突破 [2] - 实现真正商业化应用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研究需脚踏实地 [3] - 核聚变前景光明但道路漫长,不能急功近利,得益于产业链和人才储备,中国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利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