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录规模变化 - 2026年度国考计划招录3.81万人,较2025年的3.91万人减少1000人,缩减比例为4.3% [2] - 招录计划中有2.8万余个岗位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 [2] 报考年龄限制调整 - 国考报考年龄上限首次从“35周岁以下”提升至“38周岁以下”,放宽了3岁 [1][2] - 对于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年龄放宽到43周岁以下 [2] - 此次调整是配合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男、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将逐步延迟至63周岁和58周岁 [3] 应届生招录占比 - 本次国考共推出20714个招录岗位,计划招录38119人 [3] - 其中13822个岗位、25799人限制为“应届生报考”,应届生招录占比为67.68% [3] - 近五年来国考对应届生的招录占比稳定在58%至67%之间 [3] 地方招聘政策跟进 - 自2025年9月起,部分地方事业单位招聘已先行放宽年龄限制,例如四川巴中将基础招聘年龄明确为38岁 [4] - 省级层面统一部署调整机关公招年龄上限,支持事业单位适当放宽招聘年龄条件,通常统一提高至38岁 [4] - 部分地区如广西区直事业单位招聘设置了从25岁到50岁不等的多档年龄门槛,577个岗位中有408个为35岁以下,104个岗位开放到40岁以上 [5] 政策调整的行业影响 - 国考年龄限制上调被视为打破“35岁就业门槛”的象征性一步,对社会招聘具有风向标作用 [4][6] - 目前放宽年龄限制尚非全国统一规定,部分省份如黑龙江、安徽、陕西等仍采用35岁作为年龄上限 [6] - 研究显示,30至40岁年龄段男性劳动者的工作转换率持续下降,失业概率上升,工作转换能力衰退与失业风险上升的矛盾加剧了就业危机感 [7]
国考年龄放宽引发讨论,如何推动改变“35岁就业门槛”?
南方都市报·2025-10-15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