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找钢集团股价未达预期,董事长回应:公司市值与实际影响力不匹配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5 15:49

公司市值与股价表现 - 公司为国内钢铁产业互联网龙头企业,但上市后市值26亿港元,远低于国外同类企业 [2] - 公司董事长坦言,作为全国26个千亿级产业互联网平台之一,当前市值与行业影响力及实力不匹配 [2] - 公司于2025年3月10日通过De-SPAC模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通过此模式在港上市的企业 [2] - 上市首月后股价大跌,2025年4月25日股价重挫9.3%至3.9港元/股,市值41.77亿港元,较10港元发行价显著缩水 [2] - 截至10月14日收盘,公司股价为2.41港元/股,最新市值26亿港元,当前估值约3亿美元,相当于其2013年底的估值水平 [2] 同业对比与估值差距 - 美国钢铁平台Reliance Steel & Aluminum市值超150亿美元,印度最大钢铁电商平台Of Business拟IPO估值达60-90亿美元 [3] - 公司2024年钢铁交易量达5000万吨,规模远超上述两家企业,但市值却远远落后 [3] 股价表现归因与管理层观点 - 管理层认为股价低迷系老股东减持所致,为短期流动性冲击,而非基本面看空,个别股东因基金到期清算等不可抗力不得不出售 [3] - 公司上市采用De-SPAC模式,前6个月老股东最多仅能出售12%股份,9月8日老股东全面解禁后,港股市场惯例性出现短期抛售,加剧股价波动 [3] - 管理层判断当前股价已处于阶段性低点,大部分股东认为股价低估不愿出售,随着部分股东减持消化,股价有望逐步修复 [3] - 相较于To C互联网企业,钢铁B2B赛道因行业属性特殊,尚未被资本市场充分理解 [3] 业务基本面与盈利前景 - 公司当前处于盈亏平衡拐点,业务团队和经营数据均优于上市前,但市场尚未看到规模化盈利趋势 [4] - 董事会秘书认为,公司盈利后,按B2B平台60倍以上的首年盈利PE计算,估值将远不止当前水平 [4] - 上半年5亿港元亏损主要源于优先股损益、高管期权费用等非经营性支出,调整后经营性亏损约为5000万元 [4] 核心业务运营数据 - 平台累计注册供应商超1.6万家,累计注册客户超18.9万家,覆盖SKU超65万种 [5] - 今年上半年钢铁交易额达638亿元,钢铁交易吨量超1910万吨 [5] - 2025年第二季度平台钢铁交易量相比去年第四季度提升15.2%,环比第一季度提升54.8%,交易业务呈现逐步走强趋势 [5] - 中小企业交易服务单吨服务佣金上半年同比增幅达27.5% [5] 国际业务发展 - 国际业务上半年呈现“量利齐升”态势,交易量营业收入3.39亿元,同比增幅38.9%,交易吨量同比增幅58.0%,毛利同比增幅90.5% [5] - 公司提出“三年内海外再造一个找钢网”的口号,依托上市优势积极布局中东、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 [5] - 服务覆盖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全球客户超3000家,包括中建、中铁、中交等央企和大型地方国企 [5] -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钢材需求量约1.4亿吨,占中国产量不到15%,但公司国际业务毛利占比从去年不到10%提升至今年中期15%以上 [6] - 公司认为中国基建和制造业企业出海是一波长达5年的红利,预计未来还会持续3至5年 [6] 未来增长战略 - 公司未来增量来自国际化推进、跨品种业务以及利用AI实现提效降本 [4] - 公司已计划在海外基地建设加工等基础设施,海外首个加工厂落户迪拜工业城,预计年底投产,国际团队大力推进本土化配置 [6] - 公司将继续拥抱AI技术,从服务自身尝试向商品化发展,销售给行业内其他大型企业 [6] -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AI跨品类交易收入1.1亿元,AI产品单独销售新签合同32.3万元,形成超200万元的数据资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