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申请与战略意图 - 公司于10月9日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拟通过"A+H"双平台拓展国际化战略并优化资本结构[3] - 此次为继2025年4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二次申请,公司在招表失效后仅6天便火速二次递表,显示出赴港上市的强烈决心[3] - 赴港上市是公司"全国化、多元化、国际化"三维增长模型的关键步骤,有助于提升国际化形象并探索复制红牛、魔爪等品牌的成功路径[6][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07.32亿元,同比增长36.4%;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4]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率达22.1%,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12%-15%[4] - 净利润率提升主要源于核心产品东鹏特饮毛利率微涨至49.9%,以及销售费用率因冰柜规模化投放降至15.7%,同期行业销售费用率普遍为18%-20%[4] 产品结构与增长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明星产品"东鹏特饮",2025年上半年能量饮料收入占比仍高达77.9%[4][12] - 2023年推出的运动饮料"东鹏补水啦"增速迅猛,增速达280.4%,2024年实现近15亿元收入,占总营收的9.4%,有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的雏形[4][11] 渠道网络与运营 - 公司推进"冰冻化战略",截至2025年6月末,终端销售网点超420万家,接近覆盖所有地级市,累计投放冰柜超40万台[6] - 采用"逢店必进"策略,在加油站、物流园、工地周边小店密集铺货,形成深度分销与终端互动相结合的模式[6] - 收入高度依赖经销商,2022至2025年上半年经销收入占比始终在85%以上,而线上渠道仍不足5%[13] 国际化战略布局 - 公司明确将港股上市作为海外战略的关键步骤,海外拓展以东南亚为核心,2024年报披露产品出口25国,但目前海外收入占比仅0.2%[6] - 公司已在印尼、越南设立子公司,并计划逐步建立当地生产基地以降低关税及物流成本[6] - 截至2024年底,有约100家海外市场的软饮目标企业符合公司的并购筛选标准,港股平台将为后续潜在跨境并购提供融资便利[7] 市场竞争与挑战 - 在东南亚市场面临红牛、魔爪等国际品牌的激烈竞争,例如天丝红牛在越南及印尼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4.6%和13.6%[14] - 海外拓展需进行产品配方与风味的本地化适配,并遵守各国差异化的包装法规和定价体系[15] - 公司国内市场根基尚未完全稳固,主要市场仍集中在南方,北方市场仍有空白,分心海外可能稀释国内资源[15]
海外收入仅占0.2%,东鹏特饮港股二次上市,寻求国际化破局
搜狐财经·2025-10-15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