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 - 风电项目机制电量为59.67亿千瓦时 机制电价为每千瓦时0.319元 光伏项目机制电量为12.48亿千瓦时 机制电价为0.225元 [1] - 这是全国首个落地的新能源机制电价 为行业从政策补贴转向能力竞争的关键信号 [1] 风电与光伏的差异表现 - 风电机制电量59.67亿千瓦时显著高于光伏的12.48亿千瓦时 风电机制电价0.319元/千瓦时也高于光伏的0.225元/千瓦时 [2] - 风电竞价出清价占价格上限的91% 光伏仅占64% 比风电低近三成 [3] - 差异源于光伏出力高峰在午间电网负荷低谷 易导致发用错配甚至负电价 风电出力高峰在夜间和清晨 能与光伏形成互补 减轻电网调峰压力 [2] 价格信号的深层作用 - 新能源收益逻辑从有保障的稳定收益转向基于市场价格的竞争收益 供需决定价格 [3] - 倒逼企业聚焦成本控制和科技创新 推动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效益比拼 [3] - 价格信号引导光伏产业平稳发展 吸引更多资本投向风电领域 推动能源结构从光伏一家独大转向风、光、储协同发展 [3] 发电端与用电端的组合改革 - 机制电价在发电端引导能源结构调整 五段式分时电价在用电端匹配新能源出力 解决能源发得出、用不掉的痛点 [3] - 五段式分时电价将一天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 实行高峰电价高、低谷电价低的差异化定价 [4] - 分时电价覆盖范围从2021年工商业试点逐步扩展到居民电动汽车充电和农业生产领域 [5] 分时电价的具体效益 - 居民电动汽车在低谷时段充电电价0.385元/千瓦时 深谷时段仅0.222元/千瓦时 为尖峰时段的四分之一 一辆电池容量60度的纯电动汽车年充电成本可控制在600元左右 [5] - 工商业高峰时段电价上浮70% 尖峰时段上浮100% 低谷时段下调70% 深谷时段下调90% 高耗能企业通过调整生产工序可节省可观成本 [5] 对全国新能源市场的示范意义 - 山东通过充分竞争形成的风电0.319元/千瓦时和光伏0.225元/千瓦时的价格 为全国新能源投资市场立起参照物 [6] - 为资源、市场情况相似的省份提供项目投资回报率测算和竞价规则设计的可参考标准 [6] - 发电侧需加快灵活性改造 用电侧需推动需求侧响应 系统侧需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和虚拟电厂 提升电力系统效率 [6]
山东落地全国首个新能源机制电价
齐鲁晚报·2025-10-15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