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截至今年9月,武汉已汇聚170余家低空经济代表性企业,并获批33条低空商业试点航线 [1] - 武汉东湖高新区作为全国首个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已建成覆盖全域的无人机网络,累计飞行5.3万架次,总里程26.5万公里 [3] - 当地已完成121套无人机机库建设,覆盖全市15个区,计划五年内建成1000套机库 [4] 基础设施与配套建设 - 武汉计划布设1000套无人机自动机库,配备3000余套挂载设备,预计今年底可建成400套,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 [1] - 机库具备两分钟快速换电能力,无人机支持双挂载,一期400套建成后,三环内将全域覆盖,三环外重点区域覆盖超60% [4] - 武汉市正在筹建空天地一体化运营管理中心,设有66个飞行席位,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5] 城市管理与运营效率 - 无人机在城市管理中实现“3分钟响应、5分钟到位”的智能调度,接入全区1.3万路视频资源,为34个部门提供30余项服务 [3] - 无人机作为“空中交警”已发现处置隐患48处,优先处理事故120余起,使辖区快速路拥堵同比下降11.5%,通行效率平均提升7% [3] - 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使城市管理事件处置效率提升30% [3] 商业应用与物流场景 - 在物流速递场景,实现了24小时待命的低空紧急药品递送,无人机能在雨天8分钟精准送达,时效比传统陆运提升50% [3] - 武汉东湖高新区规划航线1600余条,在全国率先开通两个运输机场间的低空航线,并率先开通无人机送血航线 [3][5] 空域规划与监管体系 - 武汉可使用低空空域约4260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49.71%,规划形成“干、支、通”三级航路网 [5] - 规划包括“三横两纵”低空干线、10条跨市航线和12条支线航线,服务短途运输、旅游观光、物流运输等 [5] - 将打造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实现飞行计划申报、审批、监视等“一站服务、一网通办” [5][6] 未来应用场景展望 - 预计到2030年,将发展无人机物流、eVTOL空中出租、低空旅游、城市消防、医疗急救等全新低空经济生态和应用场景 [4] - 武汉市空天地一体化项目规划10大类42个政务场景、5大类11个商业应用场景 [5]
武汉低空航线,持续上新
上海证券报·2025-10-15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