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奇渊最新的一篇文章
搜狐财经·2025-10-15 23:25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政府出台新政策明确政府采购中的“本国产品”标准,旨在优化营商环境,对外资企业友好 [2] - 新政策采用“境内制造+本国成分要求”的认定方式,并设置了有利于外资企业的过渡期安排 [3][4] - 政策明确要求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并为其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衔接预留空间 [4][5] 政策具体规定 - “本国产品”标准定义为产品在中国关境内实现从原材料、组件到产品的属性改变,在分产品的成本占比要求实施前,境内生产即满足标准 [2] - 政策借鉴了国际做法,例如美国规定除钢铁等特定产品外的制成品国内组件成本比例为60%(至2029年逐步增至75%),欧盟在公用事业领域要求本国成分不低于50% [3] - 过渡期内,只要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在政府采购中即视同为本国产品,平等享受支持政策,未来出台具体成本占比要求时将预留3至5年过渡期 [4] 政策背景与影响 - 政策出台前,外资企业普遍抱怨“本国产品”定义模糊,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24年调查显示38%会员企业认为定义模糊,中国欧盟商会2024年调查显示20%会员企业将政府采购区别对待列为主要监管障碍 [2] - 新政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出台违反通知规定的政策措施,不得以不合理条件实行差别或歧视待遇 [4] - 政策条款为中国未来加入GPA、CPTPP等国际经贸规则预留了执行空间,体现了对外开放的态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