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前三季度新增社融超30万亿元
北京商报·2025-10-15 23:54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较高水平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货币政策在逆周期调节方向持续发力 [1][2][8] - 贷款利率维持在历史低位 叠加消费贷贴息 稳地产等政策 推动相关领域信贷需求释放 [3][4] - M1与M2增速“剪刀差”显著收窄至阶段性新低 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与居民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 [5][7] - 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高增速 直接融资渠道更加畅通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结构更趋多元 [8][9] 信贷表现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 其中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 [1][2] - 9月人民币贷款季节性增加1.29万亿元 但同比少增3000亿元 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500亿元 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00亿元 [2] - 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 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利率约为3.1% 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3] 货币供应 - 截至9月末 M2余额335.38万亿元 同比增长8.4% M1余额113.15万亿元 同比增长7.2% M1与M2“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 为2021年以来最低值 [1][5][7] -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 9月居民存款增加2.96万亿元 同比多增0.76万亿元 [1][6] 社会融资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8] - 截至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人民币贷款在社融增量中占比降至约48% 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占比升至约43%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