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州营商环境改革八年“三级跳”
广州日报·2025-10-15 09:59

改革历程与核心演进 - 广州营商环境改革历经八年三个阶段迭代:2018年从对标世界银行的“指标版”起步,2022年进入聚焦全要素保障的“要素版”,2024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因产施策”的“产业版”改革 [2][4] - “指标版”改革(1.0至4.0)核心成果包括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半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零成本” [2] - “产业版”改革以“降本增效”为主题,围绕制度、服务、要素“三个供给”精准发力,2024年推出100条举措,2025年升级为105条任务清单,推动改革从“政府端菜”转向“产业点菜” [4] 改革成效与市场反应 - 2024年以来,广州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及增速在全国6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中均居第一位 [1] - 2025年1—8月,广州新登记市场主体56.58万户,同比增长62.55% [1] - 截至报告期,广州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跃居全国城市第三 [11] 产业版改革与“12218”体系 - 产业版营商环境改革是为配合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而实施的“量体裁衣”式改革 [5] - 改革重点支持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其列为15大战略性产业集群之首,并出台专项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实施智电转型提升等“四项工程” [5] - 全国首创支持动态更新的高精度地图审图,将审图时间压缩80%以上,助力110台无人驾驶出租车投运 [6] 重点产业支持举措 - 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全国首创算力券、数据券、场景券、模型券“四券联动”机制,年内发布100个“AI+”重点应用场景清单,带动该产业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近九成 [6] - 低空经济领域,发布全国首个市级低空起降设施建设标准,加快建设“1+5+100”低空起降场地等基础设施,已汇聚亿航、小鹏汇天等一批独角兽企业 [7] -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广州海关推出跨境科研物资便利化措施,使创新药研发原材料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 [11] 制度创新与服务优化 - 土地要素改革推出31条措施,创新“弹性供应+动态适配”供地模式,提供“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金“分期免息”等选项 [8] - 服务业扩大开放130项试点任务实施率达98.5%,首创跨境电商带电货物通关模式,使广州成为全国首个国内航司走通该业务的城市 [8] - 政务服务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已上线国家重点事项26个及广州特色服务28项,实现办事跑动次数减少81%、环节压缩73%、时间缩短77%、材料精简61% [10] - 针对企业融资,设立100亿元广州天使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