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与成就 - 行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能,具有高科技、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效率等特点 [1] - 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1] - “十四五”期间行业建设与发展全面提速,取得显著成效 [1] 产业结构优化与智能化进展 - 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15.1%提升到16.3% [1] - 高端化迈出新步伐,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智能电车等领域形成一批高端品牌 [1] - 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大幅提高,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深入,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不断涌现 [1] 新质生产力与经济增长贡献 - 行业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主阵地,在多个维度实现突破 [1]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快速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蓬勃发展 [1] - 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突破10000亿元大关 [1] - 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1] 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2] - 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依赖进口现象较为严重 [2] - 产业体系存在薄弱环节,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效应有限 [2] - 出口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低,品牌影响力不足,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2] 技术攻坚与创新体系建设 - 需构建技术攻坚与自主创新体系,实现高阶跃升 [2] - 应聚焦人工智能、先进装备、生物医药、科学仪器设备等关键核心技术 [2] - 针对性攻克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卡脖子”问题,持续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2] - 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力军的作用,通过政策激励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研平台建设 [2] 企业协同与产业生态构建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3] - 形成大中小企业联动创新的发展格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3] - 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 [3] -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品牌,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融合 - 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提升产学研协同发展水平 [3] - 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建立共享生产平台 [3] -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行业提供精准化、定制化服务 [3] - 推动行业与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圈 [3]
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经济日报·2025-10-16 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