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诺奖得主菲利普·阿吉翁访谈
搜狐财经·2025-10-15 10:54
伟大的奥地利裔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创了"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一词,它被认为最符合经济现实,却无法进入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创造性破坏"建立在悲观主义基础之上。无论是卡尔·马克思还是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都将"创造性破坏"看作一出"自 己挖的坑自己跳"的悲剧,是无法克服的"自毁系统"。 熊彼特的悲观面貌稍微好一点,他觉得创造性破坏最终将"埋葬"资本主义制度,但这个过程是"愉悦"的,其中有一种非常值得尊敬的东西,叫"企业家精 神"(Entrepreneurship)。所谓企业家精神,就是用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对原来市场上存在的商品、组织和服务进行"冲击"的那些人的"欲望、智慧和使 命"。他们的胜利意味着别人的失败,他们是"创造性破坏"的来源,他们是创新的英雄。不过因为最终的命运也是"资本主义系统自毁",熊彼特认为,"他 们是悲剧轮回的英雄"。 熊彼特给"创造性破坏"提供的这么一点点"愉悦",是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现代经济学家抛弃了他的"资本主义悲剧轮回",集中在"创新和企业家精 神"上。在传统的经济学增长模型中,只有生产要素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