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引导要素资源服务新质生产力
经济日报·2025-10-16 06:12

资本市场改革与创新支持 - 资本市场通过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领域改革,引导要素资源向创新领域集聚,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1] - 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适配性,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推进制度变革,支持不同阶段优质企业成长 [1] - 注册制改革自2019年科创板试点后推广至全市场,推动发行上市制度包容性明显增强,科技创新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2] 制度包容性与适配性提升 - 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并扩大行业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启用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2024年6月以来"两创板"新受理5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 [3] - 建立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绿色通道",在科创板试点引入IPO预先审阅等制度 [3] - 科创板试点调整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至3%,提高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更长网下投资者配售比例 [3] 科技创新企业市场表现 - "十四五"期间新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占比已超过一半 [3]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4] - 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24家 [4]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成为产业创新"孵化器",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管理规模达14.4万亿元,在投项目15万个,在投本金8.97万亿元 [6] - 创业投资基金投向中小企业数量和在投本金占比分别为74%和55%,投向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分别为50%和54%,投向初创科技型企业占比分别为32%和21% [7]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九成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过半创业板上市公司 [7] 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 - 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7]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出台,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等重要举措落地 [7]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举措 - 两次修订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推进独立董事制度改革 [8] - "并购六条"发布后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2024年前8个月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1234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152单,同比分别增长40%、150% [8][9] - 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超2万亿元,中期分红家数和金额创新高,截至上半年底1568家上市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或估值提升计划 [9] 并购重组与产业升级 - 并购重组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传统行业通过并购新兴产业优质资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10] - 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技术升级与产业协同的内在需求强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