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拓展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空间
经济日报·2025-10-16 06:11

行业核心观点与政策支持 - 开放合作是轻工业实现新跨越的重要途径,需推动产品、标准和规则“走出去”以提升全球产业链话语权 [1][4] - 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为近两年行业发展明确方向 [1] - 轻工业是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支撑,关系到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消费潜力释放 [1] - 2024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4万家,实现营业收入23.2万亿元,利润1.5万亿元,带动就业1792万人 [1]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行业面临深层次挑战,包括低端产品供给比重较高而高品质产品供给不足,供需存在差距 [2] - 创新能力不强、标准体系不健全、部分关键技术依赖进口、品牌影响力不足制约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2] - 高端市场份额被国外品牌占据,影响了行业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 [2] 未来发展方向与战略举措 - 需紧抓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机遇,增强产业韧性和国际竞争力 [2] - 加快创新突破,在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重点领域培育新增长极 [2] - 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赋能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 [2] - 发展小批量定制、智能化生产、柔性制造等新模式以满足个性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2] - 完善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加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提高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 [3] - 强化强制性标准底线作用,建立消费品质量分级体系和绿色低碳标准供给 [3] - 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支持行业龙头和骨干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3] - 加强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加强设计赋能、文化赋能,塑造国货新形象 [3] - 支持优势企业打造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自主品牌,实现从“制造产品”向“创造文化”跃升 [3] - 完善土地、人才、金融等政策支持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3] - 推动传统产业向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形成区域协调、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3] - 支持企业参与国际重大展会,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以提升市场开拓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