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发展数字金融,提高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6 06:15

文章核心观点 - 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政策层、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其衡量标准可聚焦于提升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 [1][2] - 数字金融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优化运营模式、改善生产关系和支撑实体经济等多重路径,提升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2][4][5] 数字金融发展现状与成就 - 中国在数字金融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 - 数字金融与新技术深度融合,催生了全新的金融业态、模式、流程、产品和功能 [1] - 在数字金融推动下,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1] 高质量发展衡量标准 - 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内涵式、集约式发展 [1] -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抓手 [1] - 对于金融业机构,全要素生产率可衡量其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率,是判断数字金融是否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之一 [2] 数字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 - 数字化解决了金融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助力金融机构优化资产负债与成本收益管理 [2] - 数字化在缓解传统业务成本高效率低难题的同时,拓展了新业务模式,增加了客户触达和覆盖范围 [2] - 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全面改善了其战略组织、生产经营、风控管理、渠道与营销,直接提升生产力 [4] - 数字化带来金融机构生产关系的转型,优化了其发展的生态环境,间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4] - 数字金融通过带动经济与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反过来为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外在支撑,形成良性循环 [4] 数字金融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 数字金融的核心价值在于增强金融机构应对可持续挑战、保障生存的基础能力,而不仅是拓展业务“蓝海” [4] - 数字金融需服务于金融机构投入产出的改善,并在技术投入上从追求增量转变为存量结构优化 [4] - 数字金融需助力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任务上,缓解多重目标权衡的难题 [5] - 数字金融的价值应体现在夯实金融机构的数据基础、技术能力、人才储备、管理能力和风控能力等发展生态上 [5] - 数字金融应在开放条件下加快布局,助力金融国际化,并积极应对Web3金融模式等全新挑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