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央企业正通过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和特高压输电网络,重构国家能源格局,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加速转型 [1][4] - 能源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核心零部件及数字化技术等领域实现多项自主创新突破,为能源体系绿色转型提供硬核支撑 [5][7][8] - 绿色能源正通过便捷的充电网络、多能互补模式等多元化应用场景惠及民生,重塑城市脉络与百姓生活 [9][10] 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与输电工程 - 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在宁夏腾格里沙漠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截至9月25日已累计向湖南输送绿电超9亿千瓦时 [2] - “宁电入湘”特高压工程于8月20日正式投产,线路全长1616公里,每年可为湖南输送超过360亿千瓦时绿色电能,输送时间仅需0.0054秒 [2] - 华能陇东能源基地将于10月投运,通过“风光火储一体化”模式提升山东区外受电能力至3800万千瓦 [3] - 华润集团等央企开发的新疆天山北麓能源基地预计年底建成,每年能将360亿千瓦时绿电直送川渝,提升重庆市供电能力20%以上 [3] - 三峡集团建设的六座梯级水电站今年7月单月发电量达325.95亿千瓦时,可满足全国人口约7天生活用电 [3] - 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其中输送香港电量累计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四分之一 [3] 特高压电网建设与跨区输送能力 - 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投运“22交19直”特高压工程41项,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3.7亿千瓦,较“十三五”末提升30% [4] - 南方电网形成“八条交流、十一条直流”19条西电东送大通道,送电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 [4] - 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累计输送电量已突破3.5万亿千瓦时,其中水电等清洁能源占比约80% [4] 能源技术装备创新突破 - 东方电气集团完全自主研制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风轮扫风面积达7.7万平方米,风机每旋转一圈可发出62度电,单机每年输出1亿度电 [5][6] - 国机集团洛阳轴研科技研制全球最大单机容量主轴轴承,为风电产业向深远海进军提供关键保障 [6] - 宝钢股份自主研发激光耐热刻痕取向硅钢,若全面升级电网变压器,年节电量可达900亿千瓦时 [7] - 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将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升级为国产全数字一体化控制系统,实现“零缺陷”运行 [7] - 中国建材成功量产世界最薄的1.5mm光伏玻璃,引领行业熔窑大型化、产品宽板化和薄型化趋势 [7] - 中国中煤建成集团级生产运营智能管控平台,集团智能化煤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占比分别达到75%、69%,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32.7% [7] 绿色能源应用与民生服务 - 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已运营充电场站114座,其青云店油氢综合加能站日加氢能力达2吨,并规划在通州、昌平等地建设加氢站 [9] - 南方电网建成充电站1.57万座、充电枪11万支,在经营区域内4785个乡镇建成充电枪超过4.5万支,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镇充电桩全覆盖 [10] - 中国海油在广西涠洲岛通过多能互补方式每年贡献电能超过5400万千瓦时 [10] - 中建二局承建的四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采用“光伏+畜牧业”模式,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 [10] - 央企新能源累计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的一半 [10]
打通能源动脉 点亮万家灯火 央企谱写能源转型“中国方案”
中国证券报·2025-10-16 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