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59.8万个5G基站之后 新基建如何再进阶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6 08:47

“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459.8万个,千兆端口数达3053.2万个 [8]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在用算力设施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 [8] - 全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2万个,在智慧港口、无人矿山等领域形成新业态 [8] - 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赋能实体经济,5G、千兆光网应用已落地500多家三甲医院,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 [8] 新型基础设施的框架体系 -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框架由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构成 [1][5] - 信息基础设施包括5G、物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卫星通信等 [5] - 融合基础设施指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智能化改造的传统设施,如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物流等 [5] - 创新基础设施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 [5] 地方政策与竞争力格局 - 江苏、四川、云南、河南等地均出台了专门的“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7] - 北京自2021年以来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包括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和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行动计划 [7] - 根据竞争力指数,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和山东位列第一阶梯,其中北京市连续四年稳居榜首 [9] - 北京市在信息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上继续领先,江苏省、广东省和山东省在融合基础设施上得分靠前 [9] “十五五”时期发展重心与方向 - 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十五五”时期的重点,包括支持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算力网络和数据中心 [1][11] - 发展重心在于构建全国一体化的高质量算力网,从“算力规模”转向“算力效能”,解决东西部算力供需协同效率问题 [11] - 通信网络与AI深度融合是另一侧重点,将推进5G-A网络覆盖和6G研发,实现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发展 [12] - 具体路径包括推进5G-A与6G协同,5G-A聚焦通感一体等技术深化场景,6G需攻克太赫兹频段传输等挑战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