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水生态环境治理总体成效 - “十四五”以来天津市地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 [2][11] - 12条入海河流稳定消劣,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和劣V类水体比例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2][11] - 海河(河北区段)、子牙河(红桥区段)和蓟州区州河3个案例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实现连续三批榜上有名 [2][11][12] 美丽河湖建设重点工作 - 加快体系研究,建立符合天津市特点的美丽河湖评价指标体系,将建设要求转化为可监测、可评价的具体指标 [2][12] - 推动建章立制,印发实施《天津市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组织各区推进“三水”协同治理 [2][12] - 强化引领作用,积极申报国家层面优秀案例,广泛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并启动市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2][3][12] 河北区海河段治理实践 - 海河(河北区段)实现从“十二五”的劣V类水体到稳定保持Ⅲ类及以上标准的跨越 [6][14] - 投入3.1亿元改造雨水管网,着力解决老旧小区雨污混接错接难题 [6][14] - 2024年清理沿河垃圾6.6立方米、取缔16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打捞25个地笼等阻水渔具 [6][15] 红桥区子牙河段治理实践 - 子牙河大红桥断面、天河桥断面水质近三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平,2023年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7][16] - 筹措近15亿元资金实施子牙河郭家菜园“渔村”搬迁改造工程,563户居民搬入新居,彻底解决污水直排问题 [16] - 投资约2400万元完成408处雨污混接点改造,并在原址建设绿色生态公园,构建10万平方米生态区 [16][17] 蓟州区州河治理实践 - 对州河沿线渔阳镇和别山镇段9个村近万人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关闭17家规模化养殖场和177家养殖专业户 [18][19] - 排查入河排口291个,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建成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67座农村污水处理站 [19] - 每年通过于桥水库向州河实施生态补水两亿立方米,累计筹措4亿元资金建成300公顷州河国家湿地公园 [19] 静海区大清河段治理实践 - 大清河第六埠断面水质从2017年地表劣Ⅴ类改善至2020年的地表Ⅳ类,2022年至今稳定在地表Ⅲ类水质 [21] - 清退大清河沿岸2000米河段内粗放种植80余户、畜禽养殖20余家,累计清理堤岸及水面垃圾140余吨 [20] - 大清河各类水生植物覆盖率达到60%以上,河道自然岸线率达到80%以上,生物种群显著恢复 [21]
津派美丽河湖“各美其美”
中国环境报·2025-10-16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