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IPO,至少能火到2026年”
搜狐财经·2025-10-16 10:23

港股IPO市场前景 - 投行家普遍共识是港股IPO市场火热态势预计至少持续到2026年,市场处于政策、资金、情绪三重共振期 [2] - 2025年港股IPO市场预计将维持高位运行 [2][11] IPO申请数据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3日,年内共有269家公司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材料,创历史新高 [2] - 2025年6月递表数量达65家,为年内最高,9月递表数量达60家 [2] - 2025年以来已有83家A股上市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数量超过过去10年总和 [2] 行业分布特征 - 递表公司行业分布中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工业、可选消费、材料、日常消费占比较高 [2] - 南下资金主要流向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可选消费等板块,与IPO递表行业分布高度一致 [14] 政策驱动因素 - 港股市场迎来多重政策利好,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 [4][5] - 2025年港交所进一步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已商业化公司市值要求从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未商业化公司从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 [5] - 2025年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加强合作,简化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审批流程,推动两地上市机制常态化 [5] 市场效率与优势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平均审核周期为4.2个月,远低于A股的8-12个月 [6] - 香港市场兼具国际化和安全性优势 [7] - 某AI芯片公司2025年9月在港股发行市盈率达45倍,远高于A股同类企业的30倍水平 [7] 中概股回归趋势 - 2025年已有超过20家中概股完成港股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包括拼多多、爱奇艺、微博等 [9] - 港股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选IPO聚集地 [8][9] - 港股市场正在经历估值修复,过去两年被低估的优质资产通过IPO和二次上市实现价值重估 [10] 资金流向与机构观点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南下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金额已超过45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14] - 某头部人民币基金合伙人表示其投资组合中超过30%的项目正在筹备港股上市,认为港股是目前最具可操作性的退出路径 [14] - 知名私募景林资产指出港股市场估值洼地效应明显,新经济板块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14] 投行业务动态 - 面对港股IPO热潮,投行纷纷调整策略加大在港布局,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华泰国际等中外投行在2025年频繁担任港股IPO联席保荐人 [10] - 以东鹏饮料为例,其2025年10月再次递表港交所,保荐人团队包括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和瑞银集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