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反应与立场分歧 - 欧盟和G7成员国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新规表示关注并计划协调行动,欧盟贸易委员称不排除采取类似美国的强硬措施[1] - 尽管存在集体施压的表态,法国、瑞典和加拿大等欧盟和G7成员国高层却安排了访华行程,显示出立场调整[2][9] - 美国最初提出对稀土加税100%,导致美股大跌市值蒸发数万亿美元,但随后改口并希望与中国对话[6] 稀土供应链依赖现状 - 欧洲汽车和新能源产业严重依赖中国稀土资源,电动汽车电机和风力发电机制造离不开中国供应[4] - 美国稀土矿石提炼分离成本是中国的三倍,良品率仅为中国的三十分之一,其矿石仍需运至中国加工[6] - 欧美想要替代中国稀土供应面临高成本和技术瓶颈,需至少十年才能赶上中国技术水平[18] 中国管制措施背景与实质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新规是对美国4月实施对等关税及扩展半导体管制的反制措施[8] - 新规明确了民用合规可放行、军事用途一律不批的规则,旨在防止资源用于军事目的[8][14] - 管制措施被视为设立安全规矩而非封锁,中国掌握从采矿到精加工的完整技术链[17][18] 主要国家战略选择 - 法国寻求战略自主,希望在核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电池技术领域与中国合作以提升经济及欧盟话语权[9] - 瑞典与中国在绿色能源和通信技术方面有悠久合作历史,希望通过合作为企业争取更多市场机会[11] - 加拿大旨在重新打开对华农业、能源和矿产出口大门,避免在中美对抗中选边站以寻求双赢[12] 全球产业链合作趋势 - 在紧密相连的全球产业链中,单纯选边站已非理智选择,与中国合作是确保本国利益的最佳途径[15] - 中国在稀土技术、生产能力和庞大市场上的优势不可忽视,合作是保证供应链稳定的唯一出路[15][17]
不满稀土管制,欧盟G7想要硬来?话音未落,3盟友已“投诚”北京
搜狐财经·2025-10-16 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