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九部门联合印发《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 [1] - 方案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底前,使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1][6] 投融资机制 - 推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 [2] - 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投放信贷,但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2] - 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 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 - 编制并实施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计划,建立项目库,按照急用先行原则推动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等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管理 [7] - 探索设施信息动态更新机制,明确数字档案数据标准,推动新建、改建设施信息在行业管理信息平台中及时更新 [7] - 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在燃气、供水、桥梁、隧道等设施上布设物联感知设备,搭建安全监测平台,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 [7] 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 - 结合“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8] - 提高物流配送及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加强智能化物流配送设施改造建设,加快完善应急物流体系 [8] - 持续推进智慧停车,推进城市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鼓励地方建设城市智慧停车服务管理平台 [8] 智慧住区与房屋建筑管理 - 推进住区智慧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住区实施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智慧物业建设 [10] - 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房屋安全日常巡查和安全体检,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政策 [10] - 推动健全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数字档案和隐患消除机制,全面动态掌握安全隐患底数,并纳入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 [10] - 统筹建设国家、省、市三级联通的城市房屋建筑综合管理平台,建立房屋建筑信息动态更新机制 [10] 数字家庭建设 - 加强住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提升电力和信息网络连接能力 [11] - 强化数字家庭工程设施建设,对新建全装修住宅明确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要求,鼓励既有住宅进行电动化、数字化改造 [11] - 推进数字家庭产品平台互联互通,加强数字家庭系统基础平台建设,编制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数据接口标准 [11]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 - 鼓励地级及以上城市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培育具有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 [11] - 深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市政、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中推广BIM技术全过程应用 [12] - 推动建筑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与升级改造,编制标准图集,研发智能化生产装备,推动建筑机器人等创新应用 [12] - 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在地级及以上城市推进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12]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 构建汇聚融合的数据资源体系,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管理等各领域信息开放共享 [13] - 推进CIM平台作为城市治理数字底座的组成部分,加强平台接口标准建设,强化与其他基础时空平台的功能整合 [13] - 深化“CIM+”多领域应用,在政务服务、公共卫生、防灾减灾救灾、城市更新等领域拓展应用场景,探索数字孪生场景落地 [13]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 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完善平台功能,加强对运行管理服务状况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 [14] - 推进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建设,推动系统平台迭代升级,并与城市智能中枢等现有平台有效衔接 [14] - 完善城市运行管理工作机制,指导地方健全工作体系,推动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14] 科技赋能与保障措施 - 推动设立新型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制修订相关标准 [15] - 结合建设需求推动学科专业优化设置,培养一批复合型创新人才,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养 [15] - 加强平台数据共享和安全保障,推动信息平台共建共享,强化设施设备和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管控 [15] - 加强经验总结并推广,每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并加强宣传推广 [15]
重磅利好!9部门发布!
中国基金报·2025-10-16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