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发审向“新”倾斜,现场检查威慑力持续提升
证券时报·2025-10-16 12:37

IPO市场动态 - 今年以来A股IPO上会数量61家,过会数量58家,过会率95.08%,较去年同期的85.37%上升近10个百分点 [1][3] - 3家企业未顺利过会,包括暂缓审议的优迅股份、泰金新能以及取消审核的节卡股份 [3] - 排队上市企业质量提高,"卡位申报"情况改善是过会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3] 科创板审核效率与政策支持 - 科创板"1+6"改革政策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加速 [1][3] - GPU龙头摩尔线程从受理到过会用时88天,创2025年以来半导体领域审核最快纪录 [3] - 光通信芯片企业优讯股份完成两轮问询仅用75天,审核响应速度显著提升 [3] -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上市路径进一步畅通,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实现上市突破 [3] - 科创板正形成"核心技术突破+资本市场支持"的双轮驱动生态,推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发展 [3] IPO筛选标准变化 - IPO筛选标准从泛科技转向硬科技的精准识别,优先聚焦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4] - 财务标准从盈利导向转向现金流及技术估值,重点关注攻克技术壁垒、有长期盈利潜力的未盈利企业 [4] 全流程严监管 - 中国证券业协会年内已组织三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截至目前被抽中企业增至16家 [6] - 前两批被抽中的14家企业中,尚无一家通过审核,也没有一家撤单,但有11家企业因财务资料过期处于"中止审查"状态 [6] - 首发企业检查的抽查比例为在审企业的20%,聚焦企业财务真实性、内控规范性、信息披露质量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 [6] - 全面加强IPO现场检查等准入口监管,坚持"申报即担责"原则,以降低"带病申报"风险 [6] "A+H"两地上市趋势 - 9月以来已有64家公司递表港交所,其中包括20余家A股上市企业 [8] - 年内已有11家A股公司实现"A+H"两地上市,募集资金合计916.89亿港元 [8]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三花智控、海天味业、蓝思科技的实际融资额居前,合计占今年港股IPO总融资额五成以上 [8] - 企业赴港上市有助于构建"A+H"双融资平台,整合全球资源,加速国际化进程 [8] - A股龙头企业港股上市热潮将长期改善港股市场结构,强化香港作为中国资产投资窗口和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