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国科学家破解固态电池充电关键难题,100公斤电池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
每日经济新闻·2025-10-16 13:00

第二就是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的"柔性变身术"。科学家用聚合材料给电解质打造了一副"骨架",让电池像升 级版保鲜膜一样抗拉耐拽。弯折2万次、拧成麻花状都完好无损,完全不怕日常变形。同时,在柔性骨架 中加入一些"化学的小零件",它们有的能让锂离子跑得更快,有的能额外"抓"住更多锂离子,直接让电池 储电能力提升86%。 第三就是清华大学的"氟力加固"。科研团队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氟的"耐高压本事"极强,电极表 面的"氟化物保护壳",能够防止高电压"击穿"电解质。这项技术在满电状态下经过针刺测试、120℃高温箱 测试都不会爆炸,可以确保安全和续航"双在线"。 未来已来,固态电池的硬核技术突破,正在把新能源出行的"未来"变成"现实"。 每日经济新闻消息,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 阔的应用前景。针对这一前沿技术,我国科学家取得了一批新进展。 据央视新闻,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 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顶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要 理解这一突破,得搞懂固态电池为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