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市场动态 - 自2025年9月以来,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迎来普遍涨价,DRAM产品涨幅达15%-30%,NAND闪存价格上调5%-10% [1] - 价格上涨主因是AI服务器对内存和存储的消耗量远高于传统服务器,引爆"存力"革命,国际存储巨头调整策略,削减传统产能,集中于DDR5和HBM等高端产品,导致中低端产品结构性缺货 [1] - 市场预期此轮涨价趋势有望延续到2026年,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存储概念股如香农芯创、德明利、江波龙等在一个月内股价翻倍 [1]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全球半导体存储产品市场规模(以出货量计)将从2024年至2029年以7.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194亿块,嵌入式存储产品增速稍高,为7.4% [1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晶存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嵌入式存储产品独立厂商,专注于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嵌入式存储及其他存储产品,拥有RAYSON和ARTMEM两大品牌 [2][4] - 公司产品线包括基于DRAM的产品(DDR、LPDDR)、基于NAND Flash的产品(eMMC、UFS)、多芯片封装嵌入式存储产品(eMCP、uMCP、ePOP),以及固态硬盘、内存条和测试服务 [4] - 基于DRAM的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收入占比为66.6%,基于NAND Flash的产品占比18.1%,多芯片封装产品占比8.4% [4][7] - 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平板、教育电子、智慧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消费电子领域,以及工业领域和智能座舱系统,并为AI手机、AI PC、机器人等提供存储方案 [5]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20.9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14亿元,净利润从2022年的4441.7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8888.7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0.60亿元,同比增长19.28%,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下降约5.7%,主要因汇兑亏损及销售、行政开支增长所致 [2][9] - 毛利率从2022年的7.6%稳步提升至2024年的9.2%,净利率同期分别为2.1%、1.5%、2.4% [9] - 收入增长主要受基于DRAM和NAND Flash的产品销量快速提升驱动,基于DRAM的产品销量从2022年的4387.4万块增至2024年的9570.2万块,基于NAND Flash的产品销量从949.4万块增至4161.1万块 [7][9] 销售与市场 - 公司采取直销与分销双轮驱动模式,2024年直销收入占比41.1%,分销占比58.9% [5] - 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内地和香港,2024年两地收入占比分别为38.9%和59.5%,销往香港的产品绝大部分由内地客户购买,公司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49.7%、45%、49.3%,客户集中度较高 [15] 运营与资金状况 - 公司存货从2022年的6.82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0.01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较高,在涨价周期中有望通过库存增值释放业绩弹性 [14]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26天拉长至2024年的54天,而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仅为10天、12天、14天,应收款项周转远慢于应付款项 [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6.36亿元,约占当期营收的三成,资产负债率为78%,较2022年提升约6个百分点 [15] 竞争地位与前景 - 以2024年出货量计,晶存科技在全球前五大嵌入式存储独立厂商中排名第二位,出货量达1.4亿块,在全球前五大LPDDR独立厂商中排名第一,出货量5910万块 [14] - 短期内,行业结构性缺货推动全品类价格上涨,公司高库存有望带来高业绩弹性,第二梯队厂商因规模灵活,业绩弹性更大 [14] - 中期面临上游晶圆厂(如长鑫、长江存储)优先保障大客户供应带来的原材料获取压力和价格波动,可能挤压毛利率,高价备货或加剧现金流压力 [15] - 长期需在存储行业国产化趋势下,通过持续技术升级和市场聚焦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以应对行业分化加速和头部企业挤压的挑战 [15]
存储行业步入涨价周期,高库存的晶存科技能否释放高业绩弹性?
智通财经·2025-10-16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