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与城市建设同频共振!宝鸡公交这样找准自身定位|一线调研
第一财经·2025-10-16 14:39

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定位与政策支持 - 中央及地方政府明确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低碳出行[1][13] - 宝鸡市将公交定位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通过系列政策法规构建顶层制度保障,包括出台财政补贴、成本规制、绩效考核等办法[9][10] - 《宝鸡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将于12月1日施行,旨在构建“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特色公交为补充”的立体公交体系[10] 公交服务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 公交线路布局紧密围绕工业聚集区、产业园区展开,支持工业发展并解决职工长距离通勤难题[1][2] - 宝鸡高端装备产业园有76家企业、4000多名职工,公交线路同步园区建设开通,目前已覆盖8条线路,促进招商招工并带动周边地产商业兴旺[2] - 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44.4%,2024年客流量突破1.68亿人次,运营效率在全国同类型城市中位居前列[3] 公交网络扩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 “十四五”期间宝鸡公交营运线路总长度从796.3公里增至974.6公里,中心城区公交车保有量达1101台[3] - 建成公交专用道53.2公里,拥有常规线路66条、定制线路113条,线网密度每平方公里3.38公里,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87%[3] - 新能源公交车已实现100%全覆盖,建成17处充电站共840个充电终端,总功率达4.3万千瓦[12] 科技创新与智慧公交应用 - 投运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车辆位置、客流密度、道路状态等多源数据可视化,支持自动生成最优调度方案[5][7] - 推出“宝鸡行”APP,整合扫码乘车、实时查询、NFC充值等功能,注册用户达63.4万人,日活跃用户6.7万人次[7][8] - 创新网约定制公交服务,在高新区试运营覆盖181个站点(含54个虚拟站)的8.8平方公里区域[8] 特色服务与多元化发展模式 - 宝鸡市区25个旅游景点实现公交线路全覆盖,并创新推出“假日畅行套票”提升假日出行体验[4] - 构建“公交+N”模式,打造青铜文化体验线、渭河风光休闲线、产业园区延伸线等特色线路[13] - 公交服务拓展至网约公交、旅游咨询、租车服务、驾驶培训等多元化功能,成为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