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解液行业陷“寒冬期” 业内看好后市周期性复苏与结构性机会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4900万元至7500万元,较上年同期1126.51万元盈利同比骤降534.97%至765.77%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5300万元至7900万元,同比减少2177.13%至3196.10% [1] - 业绩下滑主因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部分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以及为应对竞争加大市场投入和研发力度,期间费用同比增加 [1] 公司经营压力 - 核心产品碳酸二甲酯系列受行业供需失衡冲击显著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增速约17%,超过营收14.87%的增速 [1] - 期间费用大幅攀升,销售费用增长33.73%,财务费用因利息支出激增944.57%,研发费用增加21.85%至1.25亿元 [1] - MTBE、丙二醇等产品也因供应过剩价格承压,进一步侵蚀盈利空间 [1] 行业供需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电解液溶剂市场新增产能集中释放,而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放缓,导致碳酸酯价格持续低位震荡 [1] - 2025年下半年碳酸酯行业仍有新增产能释放,供需失衡局面难改,价格或持续低位运行 [2] - 2025年以来电解液产业链从上游锂盐到中游溶剂全面过剩,多数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局 [2] 行业价格与利润 - 截至三季度末电解液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企业利润空间有限,三季度电解液平均利润为1649元/吨,环比下降29.61% [2] - 原料成本压力尚未完全向下游传导 [2] - 电解液价格难以出现大幅上涨,预计现货市场维持窄幅震荡,行业利润修复速度将慢于需求增速 [2] 行业需求展望 - "金九银十"旺季与储能需求共振正在打破僵局,需求端呈现"动力+储能"双轮驱动特征 [2] - 展望四季度电解液需求将呈现"先增后降"走势,10月至11月有望迎来年内产量峰值 [2] - 需求增长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旺季备货,以及美国储能关税延期等政策持续释放海外需求 [2] 行业长期前景 - 预测2025年底至2026年,电解液行业将完成新一轮产能出清,中小企业退出后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带动行业毛利率回升 [2] - 长期维度普遍看好行业周期性复苏与结构性机会 [2] - 供给端龙头企业扩产聚焦高端领域,避免低端产能过剩重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