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主要车企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展示了其在智能化、网联化及跨领域出行(如低空经济、机器人)方面的战略布局和技术成果,行业竞争焦点已从传统造车延伸至天地一体化的科技生态 [1][2] 吉利汽车 - 公司已实现算力、算法和数据AI的均衡发展,并推出AI座舱OS Flyme Auto 2、雷神AI电混2.0及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等技术 [2] - 在低轨卫星领域完成一期组网部署,拥有在轨卫星64颗,卫星通信技术将应用于旗下品牌并为Robotaxi车队提供服务 [4] - 旗下沃飞长空在低空领域已成为行业头部,AE200首架机已下线,目标满足跨域出行、应急救援等需求 [7] 长安汽车 - 公司旗下拥有143家控股子公司,员工14.5万人,资产总额达3087亿元 [6] - 判断汽车未来演化方向为“智能汽车机器人”,预计到2030年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超230亿美元 [8] - 计划在2028年量产人形汽车机器人,并在2030年推出航线飞行汽车产品 [10] 赛力斯 - 公司率先与华为进行跨行业合作,问界M9上市一年半累计交付已超23万台 [14] - 问界品牌辅助驾驶累计里程已超38亿公里,“第三空间”日均使用时长2小时,辅助驾驶系统已帮助避免潜在碰撞200多万次 [14] - 截至新闻发布当日收盘,公司市值为2622亿元 [14] 北汽集团 - 在L2级辅助驾驶层面,将首发基于高通8775芯片的“元景智驾”系统,面向10-15万元市场 [15] - 在L3级层面,于2023年获得北京首批L3路测牌照,截至今年8月测试里程已超11万公里 [17] - 在L4级层面,联合小马智行基于极狐阿尔法T5打造的Robotaxi已于今年7月示范运行,计划年内实现千台示范运行 [17] - 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基于J6M开发行泊一体系统;与华为为“车企+科技全生态”战略合作,未来3年将投资20亿元用于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 [19] 行业趋势与呼吁 - 今年1-7月,L2辅助驾驶在乘用车中的渗透率已达63% [8] - 行业领袖呼吁全行业以安全为基础,将资源集中于科技创新,共同抵制网络水军和“黑公关” [23][27] - 有公司透露其智能辅助驾驶专属研发团队规模达1800人,第一期总投入为57.9亿元 [25]
雷军公开发言了,呼吁抵制水军黑公关,资源集中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