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生效与初步执行情况 -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于2025年6月20日公布并施行 [3][11] - 法规要求平台企业自2025年10月1日起首次向税务部门正式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身份与收入信息 [1] - 截至2025年10月15日,已有6654家境内外平台报送了自身基本信息,4100多家平台报送了平台内经营者及从业人员涉税信息,超过应报送平台总数的60% [1] 报送主体与内容要求 - 报送主体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及其他为网络交易提供服务的营利性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5] - 平台企业需在法规施行或业务开展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域名、业务类型、运营主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名称等信息 [5] - 平台企业需于每季度末,按税务部门规定的类别和内容,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及从业人员上季度的身份信息与收入信息 [5] 报送规范与责任豁免 - 平台企业需按税务部门规定的数据口径和标准,通过网络等方式报送信息 [7] - 从事便民劳务(如涉税、交通、家政)且享受税收优惠或无需纳税的从业人员,其收入信息平台企业无需报送 [6] - 若平台企业已尽到信息核交义务,因平台内经营者或从业人员过错导致信息不实,不追究平台企业责任 [7] 信息使用与跨部门协作 - 税务机关依法开展税务检查时,可要求平台企业提供涉嫌违法者的合同、交易明细、资金账户等详细信息 [7] - 工信、人社、交通、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与税务机关加强涉税信息共享,通过共享可获取的信息不得要求平台企业重复报送 [7] - 税务机关对获取的涉税信息依法保密,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以保障信息安全 [8] 合规要求与罚则 - 平台企业未按规定期限报送、瞒报谎报漏报、或拒绝报送涉税信息,将面临2万元至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处10万元至50万元罚款并责令停业整顿 [8] - 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境内提供营利性服务,也需按规定报送相关信息 [9] - 平台企业需遵守法律法规,规范保存平台内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涉税信息 [7]
超 4100 家境内外互联网平台企业已开展首次涉税信息报送
搜狐财经·2025-10-16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