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AI和机器人产业作为新“新三样”正加速出海,从产品出口升级为“智能方案”输出,海外市场成为增长主引擎 [6] - 行业融资活跃,资本积极赋能企业全球化布局,赴港上市成为重要融资渠道 [3][13][14] - 金融机构加速提升专业能力,通过“投行+商行”一体化服务模式,为企业出海搭建高效资本桥梁 [11][13][15] 行业表现与趋势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总额超过800亿元,其中近三成用于海外市场拓展 [3][13] - 今年前5个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55.4% [8] - 2017年至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从19.8亿元增至80.6亿元,7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22.2% [8] - 企业海外业务占比快速提升,例如魔法原子机器人公司出口业务占比从去年不到15%提升至今年30% [6] - 行业从简单产品出口升级为提供整体“智能方案”输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6][7] 公司业务与增长 - 深圳智绘科技公司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0% [1] - 越疆科技上半年商业服务领域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65.5% [7] - 上海氦豚机器人在广交会前已新增超过300万美元订单 [6] - 拓斯达科技去年机器人业务输出产品增长率比前年增长30%以上 [8] - 越疆科技于今年7月配售募资10.37亿港元,用于技术研究及扩展国内外销售网络 [1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魔法原子机器人最新的工业级机器狗可负载150斤货物,应用于工厂巡检、搬运等新场景 [6] - 上海氦豚咖啡机器人能进行个性化拉花、3D打印、口味定制,拥有上千种饮品配方 [7] - 越疆科技致力于打造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超级工厂,涵盖轮式人形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等多类产品 [7] 资本市场与融资 - 目前有12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正在等候港股IPO [3][14] - 交银集团推出赴港上市及境外投融资配套服务,为新“新三样”企业对接国际资本市场提供支持 [11][13] - 广发证券助力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等一批标杆科技企业成功登陆港股市场 [16] - 港股为特专科技公司开辟绿色通道,成为具身机器人公司的融资主战场 [14][16] 出海策略与模式 - 企业探索多元出海路径,包括收购获取核心技术(如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或抱团出海(如汇川技术、绿的谐波) [8] - 通过赴港上市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提升全球品牌认可度,助力国际化发展 [3][16] - 海外市场具备更高付费能力,但对品牌、产品品质、本土化服务要求更高 [8]
机器人成广交会出海新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