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美市场竞争态势 - 2025年下半年国内医美市场竞争加剧,体现在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专利争执、爱美客与江苏吴中的代理权争夺、以及新氧推出低价童颜针等事件 [1] - 新氧在2025年9月推出定价2999元的童颜针“奇迹童颜3.0”,将国内童颜针价格首次拉至3000元以下,较材料商建议的终端定价1.68万元和1.88万元打了三折,引发上游供应商不满 [3] - 国内医美产品获批数量增加,今年以来至少有6款水光针产品获批,截至9月国内获批的童颜针产品已达9款,核心成分作用机理趋同,导致头部公司竞争近乎“贴身肉搏” [5] 头部企业业绩表现 - 爱美客2024年上半年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出现显著下滑,降幅分别达21.59%和29.57%,为公司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其溶液类与凝胶类注射产品营收降幅均超20% [7] - 华熙生物年度业绩已连续下滑两年,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19.57%和35.38%,其中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下滑33.97% [7] - 相比之下,四环医药等后来者医美业务增势迅猛,2024年上半年医美业务收入达5.85亿元,同比增长81.3%,分部净利润约3.10亿元,同比增长215.3% [10] 行业发展趋势与平价化 - 行业竞争加剧被归结为上游产品丰富、玩家增多后市场竞争体系重构的结果,是从“注册证竞争”向市场化竞争的过渡过程 [6] - 新氧创始人金星预测行业将从价格比拼转向“产品+服务+技术”的综合竞争,形成不同价位产品梯队,单纯依赖“首款”或“独家”概念获得优势的情况将难再现 [6] - 金星指出韩国轻医美平均价格仅为大学毕业生月薪的1/20,而中国医美消费者远未实现“医美自由”,理性消费趋势将加速“平价医美”时代到来 [6] 企业出海战略与挑战 - 面对国内利润压缩,出海成为头部企业共同选择,爱美客、昊海生科、四环医药等通过收购或投资入股海外公司,引入产品并利用对方渠道将自研产品推向海外 [11] - 出海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各国医美产品审批标准差异大、海外消费者需求点不同、物流仓储成本高、渠道建设投入大以及作为后来者面临知名品牌竞争等 [12] - 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拉美、东欧等被视为蓝海,当地医美消费快速增长,对高性价比产品需求旺盛,与中国产品定位契合 [12][13] - 中国企业正努力摆脱“低价”标签,通过技术在再生材料、PDRN、重组胶原蛋白等生物活性材料上构建壁垒,例如超过20家企业正在研发PDRN相关产品 [13]
当医美企业决定出海:国内医美爱好者多了 钱却不好赚了 海外容易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