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投融资总体表现 - 以90796亿元融资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第15位,超越厦门、长沙等城市 [1] - 融资交易仅549起,呈现“少而精、大额化”特征,反映头部项目体量大、资本吸附能力强 [2] - 私募基金备案数量达1,917家,位列全国第9,超越广州、天津、南京等城市 [1][5] 融资规模激增驱动因素 - 2021年融资额从2020年的8773亿元剧增至50102亿元,增幅超过470% [2] - 主要驱动因素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带来的政策势能 [2][3] - 珠海万达商管获得约400亿元人民币(60亿美元)巨额战略投资,投资方包括碧桂园、中信资本、腾讯、蚂蚁集团、太盟投资集团等 [3] 产业投资聚焦与基础 - 前三大投资赛道为计算机软件、智能硬件和新能源汽车,高度聚焦“硬核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5] - 计算机软件产业基础雄厚,拥有金山办公、远光软件等年营收超百亿的行业领军企业,并迅速切入AI应用和垂直大模型赛道 [5] - 智能硬件产业形成“软硬协同”合力,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位居广东省第三,PCB产业规模同样位列全省第三,并积极布局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6] 投资生态与资本策略 - 投资阶段集中于天使轮、A轮和Pre-A轮等早期阶段,体现培育本土创新力量的长期主义 [6] - 形成“国资领投、聚焦硬核科技、赋能早期创新”的新格局 [5] - 资本管理能力实现跨区域输出,例如华发集团联合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湖北江城华发产业投资基金,聚焦集成电路、光通信等硬科技领域 [7] 现代金融体系发展 - 私募股权、创业投资机构数量激增,反映资本集聚效应 [7] - 现代金融产业体系存在结构性短板,例如尚未有信托公司注册落地,制约了在财富管理、资产证券化等领域的服务能力 [7][8]
投融资和私募基金闯入“第一梯队” 珠海能否成为“机会之城”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6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