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转让规模与趋势 - 第四季度银行不良资产包转让活动显著增加,国庆假期后一周内已有11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上架至少19份不良资产包 [1] - 不良资产包体量巨大,近期上架的资产包中,7份对公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均不超过5000万元,而12份个人类不良资产包中过半数未偿本息总额上亿元 [3] - 渤海银行计划转让一笔本金约499.37亿元、本息合计高达698.33亿元的巨额不良债权资产 [3] - 银行挂牌转让不良资产的项目单数大幅增加,2025年一季度挂牌206单,较2024年同期的86单增长显著 [5] - 银登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公告的挂牌数量往往在第四季度达到顶峰 [3] 不良资产来源与特征 - 近期上架的不良资产包主要来源于建筑业、制造业、零售信贷和小微企业贷款 [1] - 对公不良资产包(如制造业、房地产)相对较"新",加权平均逾期天数均不超过3年 [3] - 个人消费贷及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相关不良资产逾期时间较长,部分资产包加权平均逾期天数超8年 [3] - 建筑业不良资产风险核心在于开发商现金流断裂和抵押物价值剧烈波动 [5] - 制造业逾期群体多为纺织等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其担保关系交叉,机器设备等抵押物贬值快 [5] 行业背景与监管动因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2024年一季度的1.59%降至2025年二季度的1.49% [5] - 银行在第四季度集中核销或转让不良资产旨在降低不良贷款余额以满足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并减少风险加权资产以提升资本充足率 [4] - 预计银行机构公开转让处置不良资产的频次将在短中期内上升之后逐步企稳 [1][6] 资产管理与风险控制 - 建议银行构建覆盖"事前防控—事中监控—事后处置"全过程的动态不良资产管理体系 [7] - 贷前需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风控模型识别过度融资、经营异常或存在欺诈风险的客户 [7] - 贷后管理应注重动态、智能监控,从财务指标、行为指标和外部指标等实施监控 [7] - 法律风控层面需优化合同条款和担保结构,并利用司法程序缩短处置周期 [7]
年终“清仓”!银行密集上架不良资产包
国际金融报·2025-10-16 23:17